本報記者 吳曉璐
4月11日,證監會、國資委、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共三方面12條舉措,一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穩定企業預期;二是增進價值回歸,穩定投資者預期;三是各部門積極履職,共同促進市場穩定。
受訪專家表示,三部門聯合發文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主要是為了穩定企業和投資者預期等。從具體舉措來看,涉及監管和市場、國資和民營企業層面,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積極協同解決當下部分企業面臨的問題等。
支持上市公司發展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證監會表示,在當前復雜形勢下,上市公司經營發展也面臨新的考驗。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精神,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現發布《通知》。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12條舉措來看,主要是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等的鼓勵政策,釋放較強的穩市場信號,如支持民營企業融資,嚴格防范、妥善化解房地產風險等。這有助于打消市場擔憂,穩定企業和投資者信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部門聯合發出《通知》,分別從監管和市場、國資和民營企業層面合作發力,涵蓋了上市公司的經營主體,尤其重點提出了對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共同促進上市公司發展。金融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會在并購重組、長期價值投資等諸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部門聯合發文,重在強調穩定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信心。”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鼓勵和支持長期資金
增加資本市場投資
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穩定企業預期方面,《通知》共提出4條舉措,分別涉及支持民營企業融資并購;支持上市房企積極轉型,嚴格防范、妥善化解各類風險;減輕受疫情影響企業負擔;完善長期資金入市環境等。
《通知》指出,完善有利于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制度機制,鼓勵和支持社保、養老金、信托、保險和理財機構將更多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增加資本市場投資,特別是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
在增進價值回歸,穩定投資者預期方面,《通知》共提出5條舉措,包括鼓勵上市公司回購;鼓勵大股東、董監高增持,審慎減持;鼓勵上市公司增加現金分紅;引導上市公司積極做好投資者關系管理,正面回應市場熱點和投資者關切;穩妥處置股票質押風險等。
在各部門積極履職,共同促進市場穩定方面,《通知》針對證監會系統、國資委和工商聯分別提出3條舉措,即證監會及派出機構堅持監管與服務并舉,在依法合規做好監管工作的同時,提高對上市公司的服務供給質量,交易所需要提升監管服務效能,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需要積極引導上市公司穩定預期;國資委積極指導國有企業分紅、回購以及國有股東增持低估值股票;各級工商聯充分發揮引導服務民營上市公司的作用,強化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推動優化政策環境。
“從舉措的相關細節來看,進一步強調了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對部分出現困難的上市公司積極協力解決的方法和態度。”陳靂表示,尤其是針對疫情特殊情況給上市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通過減稅降費等多種有效手段幫助穩定預期,合理引導市場穩中向好。
邵宇表示,從具體舉措來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是為了穩定企業和民營資本的信心;強調支持上市公司回購,主要是為了穩定投資者預期。
陳果表示,《通知》提到,國資委對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現金分紅給予積極指導支持,引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成為推動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表率。預計國企回購、現金分紅會明顯增加。此外,《通知》要求各級工商聯充分發揮引導服務民營上市公司的作用,這是強調對民營企業的重視和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持。(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