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戰疫錄)凌晨4點半奔波100公里,他為高齡獨居老人送去一份物資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李秋瑩 劉曉)4月9日早上4點半,餓了么騎手孫思祥,從上海市寶山區海濱新村的家中出發,他的目的地是接近一百公里以外的上海市金山區永鮮超市,這幾乎是上海市區的一條對角線。
1天前,餓了么宣布兩千多名騎手將陸續返崗的消息。孫思祥看到了餓了么騎手志愿者的招募信息后,主動報名參與了餓了么“應急特需”騎手招募。很快,他的申請獲得了通過,孫思祥成了餓了么“特需老人物資配送專車”的一名專職司機,他需要每天自駕汽車為上海市區內特別急需生鮮物資的獨居老年定向配送。
餓了么“應急特需”專項小組客戶滿意中心總牽頭人梁滔介紹,3月28日以來,餓了么客服團隊已經接到了超過40000個應急需求,針對其中最緊急的需求,餓了么進行分層專項應對。
“前期我們已經開通了‘嬰幼兒用品配送專車’、‘應急用藥專送’等項目,考慮到還有很多獨居老人不會使用軟件在線下單,部分老人儲備的物資已經耗盡,再加上騎手返崗我們有了人手,所以我們上線了‘特需老人物資配送專車’,專門為特別高齡且獨居的老人配送急需物資。”
4月9日是餓了么“特需老人物資配送專車”項目上線的第一天,但項目的準備工作其實早已開始。孫思祥告訴記者:“我和另一名同事主要負責取貨和配送,我們還有很多同事在后臺支援,比如每天給哪些老人送,路線怎么走,都有專門的同事規劃好,幫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
特需老人物資配送專車 餓了么供圖參與“特需老人物資配送專車”項目的還有另一名騎手宋志勇。他比孫思祥晚一天加入車隊,一入職就很快進入了狀態,僅僅10號一天,就幫助到十幾名老人解決了物資需求:“我是一名老黨員,這個時候最需要我們沖在一線,所以看到招募信息后我就第一時間報名了。昨天送完物資后,一名老人的家屬給我發了短信,當時覺得特別溫暖,感覺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在餓了么“特需老人物資配送專車”項目的配送名單上,記者看到,每天都會有數十名老人獲得物資配送,他們零星散布在上海徐匯、靜安、普陀、楊浦、虹口和浦東等各個區域。名單上除了收貨地址和聯系電話,還詳細第標注了是自取、志愿者代收等收貨方式,以及志愿者聯系電話和老人備用電話等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每位老人的特殊情況,比如“無法下樓”等也會被專門標注。“這些都是前期在處理‘用藥急送’和‘母嬰急送’時積累的經驗。”梁滔介紹。
“我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志愿者接收物資時會主動感謝我們。其實我只是做了一點微小的事情,這些志愿者才是最清楚老人情況的人,也是因為他們的接力,我們才能真正幫到這些受困的老人。”9日的中午十二點半,孫思祥終于完成了物資配送,此時距離他出門已經過去8個小時,但他并沒有回寶山的家中休息,因為他又收到了餓了么“應急特需”項目的另一單需求,在寶山區的一戶老人正等著他將餓了么緊急調配的物資送達。
自4月7日上海宣布允許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區的快遞小哥等保供人員,走出封控區回到保供崗位。餓了么已在上海市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陸續新增約2800名騎手返崗。蘇思祥和宋志勇駕駛的“特需老人物資配送專車”,正是上海陸續恢復保供運力的一個切面。
這些返崗騎手,每日奔波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可能并不知道他們幫助的人長什么模樣,背后經歷了怎樣的故事,但是他們帶給每一位上海市民的溫度,卻是真實且可以感知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