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4月11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11日從“成都市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獲悉,近日成都制定出臺《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簡稱“助企健康發展30條”)。成都助企健康發展30條著眼成都實際,增加優化企業信用修復、拓展貨運航線網絡、支持企業上市等條款,為市場主體紓困減負、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增長。
據了解,市場主體是社會生產力的基本載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是穩就業的“頂梁柱”、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今年1月至2月,成都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9.4%、10.2%、5.3%、24.8%;新登記市場主體7.1萬戶、同比增長23.2%,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城市韌性活力持續增強。
在降低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成本方面,成都助企健康發展30條提出,一方面著力落實國家社保費減免、設備器具所得稅扣除、“六稅兩費”減免擴圍等普惠性政策,讓政策的雨露充分撒播到每個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另一方面,減免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房租,通過國有企業向市場主體讓利、給予承租人補貼等方式,緩解成本負擔。
服務業涵蓋產業領域廣、行業門類多,特別是餐飲、零售、旅游、交通運輸等接觸型服務業易受疫情沖擊,往往出現收入不穩、支出剛性的困難局面。在支持重點行業穩定發展方面,成都助企健康發展30條提出,一方面利用普惠政策全覆蓋,通過落實國家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給予房租補貼等方式給予支持;另一方面針對受疫情影響相對嚴重的餐飲、零售、文旅、交通運輸等行業進行專門的獎補支持,促進企業盡快走出困境、恢復正常經營。
在促進外資外貿持續增長方面,成都助企健康發展30條提出,深入落實國家政策,通過全面實施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實施外貿企業保費補貼等降低外資加工貿易企業、一般貿易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通過加大資金獎補、加強用地要素保障等方式促進外商投資項目加速招引落地;全力保障國際物流通道順暢,全力增強鐵路、空運運力保障,滿足更多企業出口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