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4月10日電(肖江川)當前正值國家二級瀕危珍稀動物胭脂魚的繁殖季節,10日,位于三峽庫區腹心的重慶市萬州區水產研究所的技術人員正在人工孵化胭脂魚魚苗。該研究所今年將人工孵化1千萬尾胭脂魚魚苗用于長江增殖放流和擴大三峽庫區珍稀魚類數量。
胭脂魚的外觀像是涂了一層胭脂一樣,看起來十分漂亮,所以又被稱為“亞洲美人魚”。胭脂魚是三峽庫區瀕臨滅絕的魚種,被國家列為二級瀕危珍稀動物。
圖為技術人員通過顯微鏡觀察胭脂魚的精子和魚卵質量是否符合人工授精條件。 曾蕊 攝記者在重慶市萬州區水產研究所的胭脂魚國家級原種場看到,技術人員正在培育池捕撈成體胭脂魚,檢查公魚和母魚是否達到人工授精條件。
“胭脂魚因繁殖周期長,胚胎死亡率較高,種群數量很難快速增加,所以需要進行人工繁殖。”技術人員雷鳴通過顯微鏡觀察,這些成體胭脂魚的精子和魚卵質量都符合人工授精條件。
技術人員將擠出的胭脂魚精液和魚卵混合后,經過攪拌、加水激活、靜置授精、吸水膨脹幾道工序后,再放入孵化池進行孵化。據介紹,在恒溫18℃下,大概需要8天,胭脂魚魚苗就會孵化出來。
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的重慶萬州區,長江過境流程80.4公里,庫體水面100平方公里。重慶市萬州區水產研究所從1973年開始致力于長江珍稀保護魚類的人工繁殖研究,2016年建成了國內唯一的胭脂魚原種場,胭脂魚繁育技術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近十年來,該研究所累計向三峽庫區投放珍稀魚7000多萬尾,為修復三峽庫區水生態環境、保護珍稀水生生物、維持生物多樣性作出了積極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