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4月7日電(記者 奚金燕)“提低擴中”是開啟共同富裕之門的關鍵,其中職業教育是一把“金鑰匙”。7日記者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浙江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職業技能培訓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三年來共開展小微主體技能培訓69.53萬人次,其中小微企業56.79萬人次,個體工商戶12.74萬人次。
為提升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能力,浙江早在2019年初啟動小微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結合滾動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制訂《浙江省小微企業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從2020年開始,浙江進一步將個體工商戶技能提升納入實施計劃,浙江省“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將技能提升工作列入考核,設立20家“浙江省小微企業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基地”,同時依托浙江省“小微通”平臺搭建小微企業技能提升培訓系統,服務該省培訓工作深入實施。
浙江全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在人社部門的支持下,依據小微企業(個體戶)行業分類、產業集聚狀況、經濟特色,制定符合本地區小微企業職業技能培訓目錄,優先滿足當地產業需求。
臺州市玉環縣立足當地汽摩配和水暖閥門集聚度高、產業鏈延伸度廣的特點,聯合計量、檢測機構,開展數控車工、水暖閥門等行業技能培訓,為當地產業質量提升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2021年該縣汽摩配和水暖閥門行業分別實現總產值470.1億元、431.6億元,同比增長12.83%、16.82%。
桐鄉市立足于濮院針織毛衫產業集聚區,以培育、提升一批成長型毛衫企業為宗旨,通過專家授課指導、企業家引領帶動、企業實踐互動等方式開展多種形式教學與實踐活動,促進毛衫企業快速成長。
此外,浙江各地還依托培訓基地、行業龍頭企業、職技院校、科創園區開展多種形式崗前培訓、在崗培訓、線上培訓等。湖州以智能裝備、新能源電池、汽車核心零部件、精密機械刀具等高新行業為主導,通過政府牽線,校企協作,三年來共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班134個,培訓7021人次,有效緩解當地企業用工之急;金華以浙江省“個體工商戶精準培育”試點為依托,首創開發了個體工商戶“幫幫快服”平臺,開辟了個體工商戶在線培訓新通道。
為促進創業帶動就業,2021年,浙江在開展小微(個體工商戶)培訓的同時,加大對靈活就業培訓支持力度。如浙江省特科院、特協依托“特種設備專業小微企業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基地”,全年共完成特種作業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19649人次,其中靈活就業人員崗前技能培訓達9731人次。
此外,浙江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特種設備、知識產權、標準化、計量、檢驗檢測、藥品生產、醫療器械管理等領域,積極拓展技能提升項目制培訓。2021年開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職業技能項目制培訓17.5萬人次。
為推動新業態發展,浙江各地把小微企業、個體戶職業技能提升作為“三服務”重要內容,為順應新業態、新職業及疫情催生的新興需求進行了定制化、菜單式培訓。
記者了解到,杭州市采用“線上+線下”“理論+實操”的教學方式,邀請中國計量大學明星認證講師連續舉辦了4期“互聯網營銷師技能提升培訓班”,對短視頻直播內容賽道選擇、用戶的體量和粘性分析等多方面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案例分享和實操指導,幫助學員掌握互聯網營銷的技能,拓寬疫情影響下服飾銷售渠道。
今年,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將計劃在該省開展各級各類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以上,著力培育一批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