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鄧新建本報通訊員唐軍紅
從11月19日首次出現作案人員以出售比特幣為由實施詐騙的案件,到12月7日,短短十幾天內,廣東省廣州市警方接報此類警情5起,涉案金額3.5萬元。
周某的被騙經歷頗具代表性。據番禺警方調查,周某8月在廣州大學上網時發現一家名為GBL的公司,自稱比特幣交易平臺正在出售比特幣,周某先后分9次將6840元通過網上銀行匯到該公司指定銀行賬戶。兩個月后,周某突然發現該公司網頁登錄不了且網站被刪除,后聽說浙江東陽警方已破獲GBL公司詐騙案,于是馬上報案。
“比特幣存在6大隱患,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實施詐騙,可能成為非法集資平臺,或者以投資為名進行網絡傳銷,更可能成為洗錢犯罪的載體。”廣州警方有關負責人今天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特幣具有不被凍結、無法跟蹤、不用納稅和交易成本低等特征,存在較高的投機風險,極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成為違法犯罪活動的新型工具。
記者了解到,比特幣是一種網絡虛擬貨幣,數量有限(共2100萬個),但可以用來套現,也可以兌換成一些國家的貨幣。目前,有些國家如德國,已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但更多國家如我國,并不承認比特幣具有貨幣地位。
網絡上投資比特幣的人很多,通過比特幣交易平臺(類似于期貨交易)買進賣出,市值每天變化,于是就有計算機編程人員設計一種程序,利用復雜計算挖取比特幣,而這種程序需要被稱為“挖礦機”的高配置計算機。
“比特幣是一種基于點對點網絡的匿名數字貨幣,匯款通道不受國家控制,貨幣轉賬是由網絡節點進行集體管理,交易各方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不受任何政府、任何銀行的控制。”該負責人表示,比特幣存在6大安全隱患。
首先,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實施詐騙。隨著比特幣交易的日趨活躍,已有不法分子利用比特幣交易或買賣“挖礦機”等衍生產品,設立相似度極高的假網站、假交易平臺進行網絡詐騙。“目前,廣州出現的比特幣詐騙警情主要是購買比特幣套現、充值或是以投資為名的詐騙。”該負責人表示。
其次,比特幣交易平臺通常是一個網站,一旦出現被盜問題將很難追查,因此容易遭到黑客攻擊。2011年6月,一名黑客成功盜取25000個比特幣,相當于50萬美元,成為第一個成功偷竊比特幣的人。
同時,比特幣交易平臺可能成為非法集資平臺。這名負責人表示,當前,不少比特幣投資網站宣傳投資比特幣低投入高產出,能夠獲取很高利潤。犯罪分子只需注冊一個山寨版的交易網站,以高額回報為由,誘騙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投資者購買不等份額,就可以開展大范圍非法集資犯罪活動。而且網站的運營、維護都掌握在犯罪分子手中,可以隨時關閉網站,隱蔽性很強。
此外,不法分子可能以投資比特幣為名進行網絡傳銷。比特幣作為外來名詞,與股權投資、資本運作一樣,存在很大的迷惑性。犯罪分子可以以此作為網絡傳銷噱頭,制作“經營樣板”,開展網絡傳銷活動。
據該負責人分析,比特幣交易缺乏監管并在全世界自由流通,基本操作只由本人自行進行,手續費用較低,犯罪分子可以利用這個特點進行跨地區、跨國洗錢活動,比傳統的經過地下錢莊洗錢更便捷、更迅速,留下犯罪痕跡的幾率更少。“因此,比特幣也可能被作為洗錢犯罪的載體。”
“由于比特幣具有流動性高、難以被察覺、可兌實體貨幣、市值波動大等特點,交易日趨活躍,所以針對此類投資造成的公眾損失及糾紛也日益增多。”這名負責人說。
本報廣州12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