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爆料皆為汽修煩惱
@陳XX:我們店還專門去東莞、廣州買舊件回來翻新,然后裝到事故車上……上級說要提高所謂的毛利率,我們打工的只能同流合污了!
@唉好人難做啊:只能說現實社會需要這些,我2007年修車的時候,門面就在國道旁邊。過路車接一條線就一百塊,還有一輛郵局的車,換個雨刮器兩百多,司機要求開發票開六百。
@陳壯茁:原來我的車在4S店平均一個月要去維修1到2次,自從不去4S店后,幾年了,根本沒有毛病!!大家想下,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幽幽雨鳴:我就被宰過,垃圾修車行,空調冷氣壞了,剛開始修說是400元,檢查后,竟然漲價到1000多,氣得我發火不修了。
@小川Vcn: 一個修車的朋友曾經告訴我,修小車根本賺不了多少錢……一輛小車去4S店,有些零件本來是好的,故意給你加點東西進去或者少點什么東西,這樣你的車很快又會去光顧它了。不懂車的人就會被坑……
@GuanZWBill:我表哥以前在車行工作過,說有一次車主說車子有異響讓檢查下,他們檢查后發現是一個螺絲松了,直接擰緊就行,可4S店的人卻跟車主說某個地方壞了,需要換。結果花了不少錢的車主拿車后高興地走了。他哪知道只是一個螺絲的問題卻讓他出了不少“血”……這個可是個真實的故事。
網友建議用良幣驅劣幣
@深圳祝羚:仔細研究了一下深圳特區報等關于汽修亂象的稿子,我發現記者會帶著一個資深汽修專家作陪,是否可以認為,記者們挑選的專家都是這個行業的標桿,如果把他們的資料和他們所在的汽修單位公布出來,讓大家都去他們那修車,通過這種用良幣驅劣幣的方式解決汽修亂象可否?
@左撇子老趙:要增加行業欺詐者的風險。比如調包被發現,按調包材料或者機油價的100倍罰款。維修過程全程錄像,增加處罰力度,行業監管。
@楊潤輝:把黑幕揭開只是第一步。汽修從業者憑什么從車主身上賺黑心錢?怎樣來建立健全汽修行業的標準?有誰來有效地監管一個個汽修店?規范汽修行業的法律法規何時能出臺?“有關部門”趕緊行動吧。
@雨詩碟:修車保養,一定要自己在現場,有機會的話拍好視頻,留下更換的零配件!保留證據實施維權!
@太溪昆侖:呼喚行業的誠信,呼喚全社會的誠信! 舉頭三尺有神明,要心存敬畏。“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本期主持:張雪松 話題推送:滕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