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文/圖 周銀祥 劉金海 張曉青 黃 蜜)核桃坪是商南縣十里坪鎮西北角的一個村,因盛產核桃而得名。漫山遍野的山核桃成了村民的“搖錢樹”。如今,這個全縣出了名的高寒偏遠貧困山村在回鄉創業致富帶頭人、核桃坪村黨支部書記李付軍的帶領下變成了綠樹掩映、天藍水清、古香古色的農家樂集群村、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讓人刮目相看。
餓 出來的童年
李付軍家住核桃坪村馬家臺組,上世紀70年代出生時,這里的人們出門靠雙腳,照明用松油,李付軍上學時一天三頓喝著稀玉米糊,幾節課下來肚子餓得咕咕叫。他是家里的長子,下有一個妹妹,父母要求甚嚴,放學了別的孩子可以玩,自己必須趴在小凳子上學習,父親一手拿著書本,一手拿著棍子。平時他還要邊學習邊干家務,冬天要弄柴禾放牛,夏天要打豬草放牛。小學快畢業時,父親嚴肅地對他說:“你看村里的海娃子,沒考上學,他父親讓他跪在板凳上三天三夜,你要是考不上,我們就不讓你吃飯,讓你回來挑大糞,干重體力活,要是考上前三名就獎你一塊蝴蝶表。”在來自父親的壓力下,經過努力,小學畢業時在全鄉9個學校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進了初中。
初中和高中的幾年時間里,李付軍每周要走幾十里的山路,吃盡了苦頭,硬是憑著山里孩子的硬骨頭堅強地完成了中學生涯,這段經歷也為他以后的事業發展磨練了意志。
闖 出來的事業
1992年,供銷社招聘職員,李付軍抱著試試的態度在36個考生中以第二名的成績被招聘為趙川區供銷社職工。為了拿到一個月54元的工資,他連續多日每天晚上練到1點后睡覺,學會了打算盤。199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縣上領導一輛破舊北京吉普車開到供銷社門口啟動不起來了,而同樣在那里卻停放著當地外出打工仔的三輛嶄新的北京吉普,強烈的反差,刺激了他外出打工創業的雄心。
1995年結婚后,李付軍正式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1996年,父親被查出患有食道癌,李付軍帶著父親四處尋醫,一年多先后輾轉湖北、河南、西安等地大醫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最終還是沒能挽留住父親的生命。
在經歷了痛苦的家庭變故后,李付軍做出了另一個抉擇:繼續求學,在陜西師范教育網絡學院函授教育,獲得本科學歷,并取得礦山工程師證。從此他與礦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畢業后,憑借自己的專業優勢,先后在712地質隊、西安陸軍學院企業局、西桐峪金礦、文峪金礦、山西214地質隊、甘肅大地公司等單位合作開發礦業,現在已經擁有靈寶市永鑫井巷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商洛市建恒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陜西寶利欣礦業有限公司、陜西綠友自行車公司四個企業,最多時擁有員工800余人。李付軍憑著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從一名打工仔變成了企業主。
推 出來的支書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正是有了這份鄉情,2011年7月,李付軍被群眾推選為縣人大代表。鄉親們的信任帶給他榮譽感的同時,更激發了他內心的責任感。此后,鎮村干部了解到李付軍想為群眾做更多實事的想法后,極力推薦他進村兩委會班子,發揮能人效應,帶領群眾發家致富。領導推、群眾選,2011年10月,李付軍順利當選為核桃坪村黨支部書記,為自己的人生翻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