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章寧旦本報通訊員韋磊
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廣東各級檢察機關共提請批捕和移送審查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分別為12176人和12536人,約占審查起訴總人數的6%、約占全國總人數的14%。
“外來未成年人和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雙重疊加,珠三角地區涉罪未成年人很大一部分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粵東西北地區則因父母外出務工留守子女犯罪呈多發態勢。”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公訴一處副處長、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辦公室主任王霞介紹說,經濟發達地區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較多,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地未成年罪犯人數占總數的49%,以暴力型和侵財型犯罪為主。
廣東省檢察院調研發現,除了身心發育不成熟、思想易受外界影響、飽受亞文化浸染以及法律意識淡薄等內在原因,家庭教育的缺乏與偏差,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對道德教育的匱乏,不良社會風氣的潛滋暗長與低俗文化的污染,成為誘發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外因。
“在一些學校,分數成了學生好壞的標志,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會受到來自學校、老師、家長和同學各方面的壓力,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受到傷害,自暴自棄甚至采取犯罪手段以獲取滿足感。”王霞說,不良社會風氣、低俗文化的污染以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呈“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態勢等也是重要原因。
廣東省檢察院公訴一處處長沈丙友介紹,針對這些特點,廣東檢察機關分別從探索分案起訴、快速辦理和捕訴監防一體化工作模式、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推行附條件不起訴制度、推廣施行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探索開展社會調查制度、踐行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后續幫教和跟蹤回訪7個方面,進行了機制探索和體制創新。
此外,廣東檢方嚴格執行少捕刑事政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共對3738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不捕率為17.39%;2013年適用附條件不起訴112人,通知合適成年人到場4273人次。
目前,廣東檢察機關建立了分案起訴和快速辦理制度,大大減少訴訟周期,減少了涉罪未成年人的訴累。還積極探索捕訴監防一體化專業辦案模式,由檢察機關未檢部門一名承辦人負責同一案件的審查逮捕、起訴、出庭公訴、訴訟監督和犯罪預防幫教等工作,實現訴前引導、庭審感化、案后幫教的順暢銜接。
“考慮到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和職能發揮的特殊性,不僅需要有專門知識的檢察人員,還需要有專門機構支撐其有序運作。”沈丙友說,為此,廣東檢察機關調配人員,獨立或內設專門機構,提供能力支持和組織保障,以此教育、感化和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充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據悉,截至2013年12月,全省各級檢察機關相繼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未檢)機構或專門辦案組。全省共有未檢工作人員319人,其中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的19人,基本實現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專人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