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商業周刊》6月26日報道,全球經濟再次面臨老敵人——石油的威脅。最近,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達到每桶115美元,創9個月以來的新高。價格的攀升主要受伊拉克局勢動蕩的影響。就過去四十年的經驗來看,原油價格攀升預示著全球經濟的放緩。
經濟學家認為原油價格每上升10美元/桶,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長下降0.2個百分點。目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0.2個百分點不是一個小數目。6月10日,世界銀行將2014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展望從1月份預測的3.2%下調至了2.8%。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朱利安 杰索普(Julian Jessop)表示,“原油價格上漲超過一定水平時,將成為全球經濟最大制約因素,特別是在價格上漲不是因為需求旺盛,而是因為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俄羅斯外貿銀行(VTB Capital)全球宏觀策略師尼爾 麥肯諾(Neil MacKinnon)表示,油價上漲時,受影響最大將會是中國和日本等能源凈進口國。
杰索普還表示,如果油價持續高于100美元,全球經濟復蘇很難達到持續而強勁的態勢。全球經濟活動在2008年危機以前就已經放緩了,當時油價突破了100美元/桶。隨后因2011年阿拉伯地區局勢動蕩,油價自低位快速反彈至100美元附近,給全球經濟復蘇造成阻礙。
目前,伊拉克可能發生全面內戰,烏克蘭也可能繼續爆發暴力沖突,這兩個國家的局勢動蕩將使每桶油價再上漲10至15美元。凱投宏觀稱120美元/桶是警戒線,一旦伊拉克沖突升級推動油價超過這一水平,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
報道最后還指出,如果伊拉克危機得到平息,油價上漲仍可能得到控制。世界能源利用率比以前更高了,美國開發出了更多的自給能源,這些因素都可以抑制油價的攀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也表示,他們有能力生產足夠的石油以填補伊拉克的生產空缺。杜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