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吳京式英雄”從個體出發更貼近觀眾
吳京做客《今日影評》,坦言未來中國電影應更關注海外華人渴求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鴻論》是一檔全新電影文化訪談特別節目,以“學者+電影+當事人”來探討四十年來中國電影發展歷程,日前身兼演員與導演的吳京做客節目,與清華大學尹鴻教授分享自己打造“戰狼”系列的經驗與心聲,同時探討新時期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發展現狀。
中國電影是海外華人的認同載體
身為演員和導演,代表作有《戰狼》系列、《殺破狼》系列等,吳京也曾獲得第三十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第十七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等,其作品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感。電影《戰狼》是第一部進入全球票房排行榜前一百名的華語電影,系列影片席卷全球的同時也凝聚了國魂,吳京坦言全年都在參加電影活動,正是為了借《戰狼》的巨大影響力將中國電影的進步宣告世界。
吳京在《今日影評·鴻論》節目中坦言中國電影在海外華人同胞心中已經成為重要的認同載體,未來中國電影應更多關注海外華人對國產影片的渴求。
觀眾對主旋律的理解也隨時代而變
吳京認為主流價值觀電影貼近民眾,已經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電影題材。隨著時代的變化,觀眾對主旋律的理解也隨之而改變,吳京坦言以往經典主旋律電影所創造的文化傳統的影響是巨大的,當今主旋律的外在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吳京式的英雄”雖然是從個體出發,但這樣更貼近了普通觀眾。吳京也認為愛國情懷更是每一個擁有祖國之人的共同感情,所以民族英雄類型電影的流行是一種世界現象。
從演員到導演一直堅持親身踐行
在《今日影評·鴻論》中,吳京也回顧了“戰狼”的創作初心,在汶川賑災途中,吳京被抗震救災的戰士所震撼,有責任有擔當的軍人成為吳京寄托理想的典型形象,“戰狼”形象也應運而生。從武術演員到導演,吳京一直堅持親身踐行,比如跟隨特種部隊訓練野外生存,甚至知道了“蚯蚓的味道”,通過理論結合實踐才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電影頻道特別節目《今日影評·鴻論》每周五晚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