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金米村,萬木吐綠,山巒疊翠。兩山夾峙的社川河畔,一座座木耳大棚在陽光照射下明光耀目,一排排民居樓房白墻紅瓦,錯落有致。大棚內,木耳菌棒整齊懸掛在棚架上,耳農正在一一查看菌">
首頁  ?  縣區之窗  ?  柞水縣

金米村:木耳朵朵開 幸福踏歌來

2023-04-21

  4月的金米村,萬木吐綠,山巒疊翠。兩山夾峙的社川河畔,一座座木耳大棚在陽光照射下明光耀目,一排排民居樓房白墻紅瓦,錯落有致。大棚內,木耳菌棒整齊懸掛在棚架上,耳農正在一一查看菌棒內菌絲的生長情況;大棚外,慕名而來的游客暢游在金米村富有現代田園氣息的產業園里,休閑游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柞水木耳第一村

  金米村位于柞水縣小嶺鎮東北部,總面積17平方公里,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共有490戶1718人。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金米村,進大棚,話收成,同鄉親們親切交談,在電商直播間里,點贊“小木耳、大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近年來,當地不斷壯大木耳產業,將全村70%以上有發展能力的農戶吸附在木耳產業鏈上,持續演繹著“小木耳、大產業”的故事。

  金米村種植木耳由來已久,但在2020之前只是小打小鬧——木耳種植戶僅有32戶,基本以散種為主,37個大棚也是簡易拱棚,村上人均純收入9657元。近年來,金米村的木耳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170座大棚、500萬袋黑木耳的規模穩坐全縣木耳專業村第一名,使它成為柞水縣國家級農業園區的核心區,全村160戶都在營務木耳,人均純收入達到17210元。

  小小木耳,成了金米村甚至是柞水縣的主導產業。在柞水82個村(社區)中,有45個木耳專業村,金米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2022年,全村種植木耳500萬袋,產值高達1500萬元。一組組不斷刷新的數字,見證著金米村木耳產業的騰飛。“今年,金米村計劃比去年再多發展100萬袋,預計戶均增收能比去年多2000元。”柞水縣小嶺鎮黨委書記陳永富說。

  金米村木耳產業很快輻射到了周邊的村子乃至整個小嶺鎮。“小嶺鎮耕地面積少,人均不足1分地,現在小嶺鎮的5個村(社區)都有木耳基地,全鎮每年發展木耳將近1000萬袋。”陳永富說。除了擴大種植規模,木耳產業還逐漸實現了智能化、數字化——建設了全過程可視化數字化智能設施農業生產管理系統。2022年,小嶺鎮木耳基地入選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

  “我們的目標是聚力推動‘小木耳’迸發更多‘大能量’,讓小嶺鎮和金米村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中走在前列、爭創樣板。”陳永富滿懷信心。為此,小嶺鎮提出“四個金米”樹標桿,“五個長抓”管長遠的工作機制,建設清潔金米、富裕金米、和美金米、幸福金米,通過抓規劃、抓產業、抓整治、抓黨建、抓招商、抓治理的工作方法,計劃在5年之內把金米村建設成為陜西省鄉村振興樣板村和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

  產業振興勁頭足

  “慶海,我棚里的木耳這幾天一直沒長,你給看看咋回事?”

  “老陳,你看我這一片的菌棒怎么發軟發黑,是哪出問題了?”

  ……

  在采訪陳慶海的過程中,他的電話時不時響起,都是向他尋求技術指導的村民打來的。今年47歲的陳慶海是金米村第一批種植木耳的村民,幾年的摸爬滾打讓他成了一名懂技術會管理的新農民,不但對木耳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了然于心,還成了村里的木耳種植示范戶。除了管理好自己投資購入的木耳菌袋,陳慶海還是幫助農戶管護木耳的村技術指導團成員之一。

金米村邀請專家結合當地實際編制了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和村莊規劃導引,計劃五年內把該村建設成為陜西省鄉村振興樣板村和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圖為金米村一角。

2021年“七一”前夕,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授予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黨支部“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金米村的木耳種植基地時,對正在采摘木耳的陳慶海說:“好好干!”這句話讓陳慶海一直銘記在心,他請人將“好好干”這三個字創作成書法作品掛在客廳里,隨時勉勵自己。“決不能辜負總書記的囑托,不僅我自己要干好,還要帶動村上人一起致富。”從2021年起,陳慶海每年帶動村里七八戶群眾搞木耳產業,指導鄉親們澆水管護木耳大棚,使得每戶年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

  “我能這么快掌握木耳種植技術,成為村里的種植大戶,多虧了黨支部!”陳慶海感嘆道。近年來,金米村創新推動“雙聯雙帶”幫帶模式,凝心聚力把“小木耳”辦成“大產業”,先后摘取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榮譽稱號,實現了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促共贏。

  “我們通過‘黨員+農戶’的發展模式,篩選出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強的黨員致富先鋒,聯合產業大戶組建技術指導團,帶動群眾就業創業、發家致富。”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明明向記者介紹。陳明明就是黨員致富先鋒中的一員,他告訴記者,前幾年,鄉親們對種植木耳心存顧慮,一方面是不懂種植技術,另一方面也怕投入多、收益少。對此,陳明明身先士卒,在自己種植的木耳獲取收益后,先后帶動10多戶群眾參與木耳種植。

  “這個時節是菌絲正在抽芽的關鍵期,菌包里的水分一定要適度,不然菌絲就無法呼吸。”陳明明一邊對木耳種植戶周保林說,一邊開啟澆水設備,叮囑他澆水的溫度、時間和時長等注意事項。“剛開始種木耳的時候我啥也不懂,都是明明給我指導,幫我給菌袋刺孔,教我管護木耳的辦法,去年我種植了4.5萬袋木耳,掙了3萬多元哩!”周保林笑著說。

  金米村通過黨建與產業的融合,引導和帶動廣大群眾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形成了“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良好發展格局。金米村堅持將木耳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主導產業來抓,按照“黨支部引領、集體經濟帶動、黨員示范、農戶參與”模式,積極發揮黨員帶動、群眾聯動作用,凝心聚力做強“小木耳”主導產業,推行“黨支部+集體經濟+貧困戶”模式,在產業鏈上建立黨小組5個,分別包抓木耳、水雜果等5個產業,24名黨員聯系幫扶52戶貧困戶發展產業。

  “現在鄉親們種植木耳都沒有后顧之憂,既有技術員指導,又有合作社保底收購,木耳銷售也有電商平臺和大數據支撐,不愁沒銷路,最主要的是有黨支部的支撐與引領,大家干的安心。”金米村駐村第一書記宋英浩說。

  村美民富幸福來

  春暖花開時節,走進金米村,村口“小木耳、大產業”的紅色大字熠熠生輝,一朵朵、一簇簇旺盛生長的木耳映入眼簾,地里栽的、棚里吊的木耳菌袋隨處可見。耳農王極東在木耳大棚里忙忙碌碌,“現在正是木耳生長的關鍵時期,我要把所有的菌袋都翻看一遍,避免菌包發軟發黑,影響木耳質量。”王極東是金米村二組村民,今年是他種植木耳的第三個年頭。幾年前,王極東還是被生活重擔壓得直不起腰的貧困戶,如今的他早已擺脫了往日的灰頭土臉,成為了一名木耳種植專家。“種好木耳是總書記的期望,我一定得鼓足勁加油干。”提起習近平總書記,王極東難掩激動:“這幾年通過種植木耳,我不僅還清了多年的外債,還把蓋了很久的房子進行了裝修。收入多了,精神也好了。感謝總書記給我們的鼓勵和支持,我才能過上這樣的好生活!”今年,王極東計劃投資購買5萬袋木耳菌袋,預計可收入4萬多元。

  “我丈夫常年在外打工,過去我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沒啥收入來源,這兩年我就在家門口的木耳大棚務工,每天100元,一年也能掙上一萬多元,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談及“小木耳”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變化,金米村村民吳貴枝感慨道。

  在金米村,像王極東、吳貴枝這樣因“小木耳”增收致富的村民比比皆是。“目前全村有160戶600多人鑲嵌在木耳發展產業鏈上。”金米村黨支部書記李正森向記者介紹,“2020年以來,金米村的木耳種植面積已經擴展到了400畝,新建設木耳大棚133座,村集體經濟收益55萬元,種植戶戶均增收1.7萬元以上。”

  近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金米村創新模式壯大集體經濟,積極引導村民成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掙‘租金’、資產入股掙‘利金’、承包經營掙‘贏金’、勞務就業掙‘薪金’”和“借袋還耳”“借棚還耳”的“‘兩借兩還’掙‘現金’”等方式,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針對村民文化素質整體偏低、種養技術掌握不夠的現狀,合作社還向農戶免費提供木耳菌包和技術指導,并以每斤30元的保底價統一收購,目前已輻射帶動全鎮500多戶群眾增收致富。

  為推進木耳產業提質增效,柞水縣依托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建設,按照“園區+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建成西川、金米兩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柞水木耳U型產業帶,建成木耳大棚2519個、在建251個,發展種植生產基地80個、木耳產業興旺示范村20個、專業村65個,建成年產2000萬袋菌包生產廠5個、1000噸木耳分揀包裝生產線2條,年種植木耳1億袋以上,產出干耳5000噸,構建起“三帶六區、專業村支撐、大戶帶動”的木耳產業發展格局,柞水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工廠化菌包生產供應地,被認定為陜西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沃野田疇繪新景

  春風沐浴下的金米村,嶄新的柏油產業路直通各家各戶,道路邊的木耳展示廳、房車營地、木耳采摘體驗園、荷花池等盡現眼前,不時還有游客前往拍照打卡。

  村民趙琴經營著一家小賣部,近幾年,金米村以產業興旺帶動了鄉村旅游飛速發展,絡繹不絕的游客為趙琴的小賣部增加了不少收入。“以前店里只供應鄰居們的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收入勉強夠維持生活。”趙琴回憶道,“總書記來之后,村上游客逐漸增多,為了滿足游客的購買需求,我翻新了店面,擴充了貨源,將村里加工的干木耳產品放在店里賣,結果供不應求,小賣部的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交談間隙,不時有游客前來購買木耳。其中,西安游客張玉和李濤騎著摩托車慕名而來,就是為了帶一些金米村的木耳回去給親友們品嘗。“金米村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這里就是我想象中的新農村,山美水美人更美。鄉親們

  很淳樸友好,我們回去后還會動員朋友們來金米村參觀學習。”李濤笑著說。

  2020年以來,金米村依托科技,不斷提升木耳產業的品質和產量。同時,還積極發展木耳深加工,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持續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為了進一步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我們引入多家龍頭企業,致力于發展木耳深加工和休閑旅游觀光。”陳明明說。目前,金米村目前已引進農業龍頭企業5家、建成木耳大數據中心1個、年產2000萬袋的木耳菌包生產廠和1000噸的木耳分揀包裝生產線,今年還注冊了“金民米川”木耳品牌商標,推動旅游產品銷售。“為了提升游客的體驗感,我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新修企業路3.5公里,生產路、河堤5公里,改造提升村子到原陜銀礦的通村路,實施水廠擴建工程、管網建設,使村民生活更加便捷,幸福指數不斷提高。”陳明明說。

  近年來,伴隨木耳產業發展,金米村不斷改善基礎設施,積極探索“農業+旅游+康養”模式,推進鄉村景區化建設,使“小木耳”與廣闊田野、綠色村莊等自然景觀水乳交融、交相輝映,形成可參與、可體驗、可觀光、可休閑、可采購的農旅文創綜合業態,實現了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一二三產聯動的發展之路。

  富裕起來的村民們也悄然開啟了新生活。“晚上大伙兒一起到村文化廣場跳廣場舞、下棋,可熱鬧了。重要的節日村上組織各種各樣的演出活動,大家的積極性參與性很高。”趙琴說。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近年來,各種榮譽的接踵而至,讓金米村人自豪的同時也對未來充滿期待:建設農業主題公園、生態主題公園,打造木耳規模化種植示范區、秦嶺生態田園景觀區……一幅嶄新的畫卷已徐徐鋪開。

  山綠了,水清了,路更寬了,大棚和廠房都建起來了,家家戶戶的日子都好起來了。“習近平總書記來過我們村以后,眼瞅著村里大變樣。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金米村一定會越來越好的!”這是金米村群眾的共同心聲。

  村還是那個村,景已經大變樣。人還是那群人,精氣神卻截然不同。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是指引我們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下一步,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站在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推動產業興旺的事業維度和農民富裕富足的群眾角度,圍繞做優質量、做大規模、做實支撐、做長鏈條、做強品牌,全力做大做強木耳產業,真正把木耳產業打造成為附加值高、財稅貢獻多、帶動群眾效益強的縣域經濟主導產業。”柞水縣委書記曹艷萍說。

記者手記

  春風沐浴金米村

  本報記者 米子揚

  四月的金米村沐浴在春光里,漫山遍野都是明媚。走在金米村平坦、干凈的柏油產業路上,感受著“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園風光,品味詩一般的流水、人家的鄉村韻味,安寧、幸福的感覺充斥心頭。一路采訪下來,幸福、滿足是金米村村民提及最多的詞語。

  依托著“小木耳、大產業”,村民收入不斷提高,從他們臉上的笑容可以感受到產業興旺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物質生活的提升,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滿足。木耳種植大戶陳慶海告訴記者,以前他在礦山打工,一年下來最多掙兩三萬,天天同樣的工作內容,讓人感覺日子仿佛一眼就看到了頭,沒有活力和希望。今年是他種植木耳的第五年,在養護木耳之余,他還做起了“網紅”,通過網絡平臺銷售木耳產品,為村里的農戶提供技術指導。雖然忙碌,但是充實、自由,每天都有新的事情等著他去干。去年,他用這幾年掙的錢買了小轎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今年,他還主動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讓村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在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同時,還要讓鄉村成為人人向往的地方。如今,金米村正在這樣一條充滿希望的康莊大道上努力奮進著。

  • 相關閱讀
  • 柞水全力做好生態環境保護

      本報訊 (通訊員 王獻洪)今年以來,柞水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柞水縣堅決履行...

    時間:07-27
  • 柞水優化服務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本報訊 (通訊員 周炆濤)今年以來,柞水縣堅持“深化改革增活力,完善政策優環境,轉型升級提效益”方向,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以推進政策落實為重點,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

    時間:07-20
  • 群眾吃上“生態飯”綠水青山木耳香

    本報訊(周銀祥)盛夏的商南縣青山鎮,滿目蒼翠,山嶺縱橫,鳥語花香,風光旖旎。尤其吸引人們眼球的是商南縣青山綠水恒誠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木耳生產、加工、銷售基地,只見50多名工...

    時間:07-14
  • 柞水開展村級黨組織承諾辦實事活動

      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 通訊員 楊 峰 李曉琪)“你們快看,上個月我們反映的四組便民橋被水毀的問題,今天村上不僅開始動工重修,還把它放在網上‘承諾’了!”柞水縣下梁鎮老庵寺村村民張意志...

    時間:07-11
  • 數字技術提升柞水群眾文化體驗

      本報訊 (通訊員 梅林海)近年來,柞水縣充分利用數字新技術,通過搭建平臺、完善設施、線上活動,著力提升群眾文化新體驗,讓群眾享受更多文化大餐。   柞水縣完善數字化設施,在縣圖書館...

    時間:06-13
  • 柞水“四個示范”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

      本報訊 (通訊員 朱安明)柞水縣堅持把改善農村環境、提升農民生活質量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示范帶動、典型引領的思路,以“四個示范”為切入點,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  ...

    時間:06-13
  • 柞水以干部作風能力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通訊員 張瑩雪)良好的作風是干部干事創業的基石和保障。今年以來,柞水縣堅持系統謀劃、周密部署、扎實推動,形成了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落實的良好...

    時間:06-06
  • 柞水 打造聚才引才“強磁場” 匯聚趕超發展新動能

      本報記者 李小龍   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宗本、徐世烺擔任專家顧問;   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市級人才工作聯系點1個、鄉土人才工作室9個;   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等5所高校簽...

    時間:05-29
  • 柞水加強政治監督護航“三個年”活動

      本報訊 (通訊員 趙 珍)今年以來,柞水縣堅持以“三個年”活動為契機,在項目建設上出實招、營商環境上辦實事、干部作風能力提升上求實效,縣紀委監委圍繞主責主業,全面加強督導檢查,確保...

    時間:05-22
  • 柞水為新人集體頒證

      本報訊 (通訊員 葉詞慧)“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在縣民政局組織的這次活動中,我們兩個許下愛的承諾,這種儀式感讓我終生難忘。”宣誓墻前,小李一臉幸福地說。   ...

    時間:05-2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美妇浑圆硕大高耸美乳|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另类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 一本伊大人香蕉高清在线观看| 花季传媒app下载免费观看大全|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gay同性男男自免费播放| 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亚洲综合成人网| 风间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中文馆|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潘金莲|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少妇高潮流白浆在线观看|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三级在线| 亚洲一成人毛片|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交换年轻夫妇5|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毛片哪里有|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资源| 在人间免费观看未删减|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干b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在线观看黄日本高清视频| gaytv.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