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梅林海)今年以來,柞水縣持續深化“兩邊一補齊”行動,著力完善設施、壯大產業、優化環境,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柞水縣通過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動態監測機制,精準運用產業發展、就業帶動、技能培訓、消費拉動、金融扶持、兜底保障等措施,著力抓好曹坪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鎮和18個重點幫扶村發展,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全面盤活農村集體資源資產,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扎實開展“清零消薄”行動,積極引導農村能人、企業個體、第三方機構等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力爭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村達到50個以上。廣泛匯聚蘇陜協作、科技部定點幫扶、省級駐柞幫扶團等力量,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強化扶貧資產運營管理,健全聯農帶農分配機制,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為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柞水縣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綠色農產品溯源體系,推動特色產業全鏈條升級,新培育市級以上家庭農場4個、合作社2個。圍繞增產量、提質量、擴銷量,強化木耳產業種植管理,抓好木耳食品加工產業園、木耳功能性食品加工等延鏈項目建設,精心舉辦木耳產業文化節,加大產銷對接和農超對接,暢通銷售渠道,做大做強“小木耳·大產業”。持續壯大“菌果藥畜茶”等特色產業,發展中藥材3.8萬畝,新建茶園1000畝,畜禽出欄156萬頭(只)。實施“品牌點亮”工程,積極開展名特優新和“兩品一標”農產品認證,打造更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爭創省級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
同時,按照“整流域推進、整溝域提升”思路,因地制宜編制村莊規劃,集中建設康養、旅游、宜居3類21個秦嶺山水鄉村示范村。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強化農村“五亂”治理,全面優化公路沿線、鎮辦村組、農戶院落環境,做到掃干凈、擺整齊、一眼凈。加強文明鄉風建設,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努力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