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秦 楨)今年以來,柞水縣以全面推進林長制為抓手,一手抓林區面積穩定,一手抓生態保護質量提升,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聚焦“三個到位”,切實“管好綠”。柞水縣扎實開展“基層林長責任年”活動,明確鎮村林長職責任務、工作內容和巡查要求,強化縣、鎮、村三級林長責任體系,確保責任到位。建立了林長工作聯席會議、巡林護林、履職報告、責任追究、督查考評等工作制度,規范林長制工作標準,確保制度到位。圍繞造林綠化上圖落地、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森林火災預防處置、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重點工作,常態化開展巡林檢查,確保監管到位。
守牢“三個防線”,全面“護好綠”。柞水縣深入推進“人盯人+”護林防火機制,全面排查整治森林火災隱患,持之以恒抓好森林防火,守牢森林火災防線。扎實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監測普查、檢疫封鎖、疫木除治和媒介昆蟲防治等工作,累計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3.57萬畝,實現了松林監測普查全覆蓋和疫木重點區域“動態清零”,守牢疫病除治防線。嚴格林地總量控制要求和使用林地審批制度,常態化開展執法檢查和專項整治,守牢生態保護防線,已查處破壞森林資源違法案件36起,罰款66萬元。
實施“三大工程”,逐步“增好綠”。柞水縣實施營林造林工程,組織9.6萬余人開展義務植樹70萬株,實施人工造林0.12萬畝、封山育林4萬畝、退化林修復0.72萬畝、森林撫育0.7萬畝。實施綠化美化工程,圍繞村鎮周圍、水系兩岸、高速沿線等區域,投入460萬元專項資金,完成高速路出口生態空間治理、3個森林鄉村建設和11條88公里核桃路、連翹路等建設項目。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原則,督促相關企業落實治理責任,先后投入1000余萬元資金,修復礦山面積450余畝。
聚焦“三個重點”,全面“用好綠”。柞水縣做優森林旅游,以創建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為目標,新建旅游服務咨詢中心6個、旅游集散中心1個,開發探險類旅游體驗產品30余個,森林旅游承載能力得到極大改善。做大林下經濟,整合各類項目資金1500余萬元,完成核桃綜合管理30.8萬畝,林下養殖7萬頭,新培育林下經濟經營主體10家,建成標準化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個。做實重點項目,完成5個縣級林業重點項目謀劃、申報、入庫工作,累計完成林業項目投資6408.6萬元,推進林業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