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風軍 蔡丹)近年來,鎮安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錨定“一廳四地”坐標定位,圍繞創建全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縣,著力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先行地,創新推行了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1844”工作機制,努力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新路徑。
鎮安縣始終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健全由縣委統籌、鎮(街道)和部門指揮、村(社區)落實的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三級聯動”責任體系,落實縣、鎮、村三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第一責任人責任,健全“縣委—鎮級黨委—村級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將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1844”機制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和重點事項督查督辦,推動形成上下聯動、一體推進工作落實的良好局面。
根據鄉村治理和城市社區治理的不同需要,鎮安縣進行了積極探索實踐。在農村,探索實踐了“三建謀劃、四到片區、五小工程”的“345”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模式,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各領域、各環節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在縣城,探索形成了“強化黨建引領,落實分類服務、分層服務、分級服務、共同服務、智慧服務”的“一領五服務”工作模式,有效豐富了基層社會治理創新“1844”機制的內涵,為農村和城市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為將基層社會治理與黨建有效結合,鎮安縣強化支委聯系黨小組、黨小組聯系片長、片長黨員聯系群眾“三個聯系”,明確黨小組長領導片長工作,全縣3523個片區建立片區黨小組828個、黨員中心戶2986個,充分激活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微細胞。創新建立“黨心民心聊天室”,推行民呼我應、民情我知、民事我辦、民憂我解“四步工作法”,做深做細為民服務工作。實施黨小組長(片長)、小產業、小建設、小服務、小榮譽“五小工程”,以“小工程”促進為民“大服務”,有力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創新建立“考閱煉評”和“1249”機制,建強村黨支部戰斗堡壘,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堅強組織保障?;佚堟傠p龍村的“三個三”工作法,青銅關鎮豐收村“一個平臺、五到片區”,云蓋寺鎮金鐘村“三在片區”,月河鎮羅家營村“三色管理,兩行兩不行”,高峰鎮東嶺村“3+4”片長管理機制等創新舉措,進一步豐富了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內涵。
據了解,該縣通過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1844”機制的運用,有力推動了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2022年全縣黨小組長、片長發現問題12.15萬件,處置辦結11.82萬件,其中黨小組長、片長處置9.73萬件,占問題處置率的82.3%,做到了“小事不出黨小組、大事不出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