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通訊員丁昶池)近年來,鎮安縣搶抓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機遇,以人才匯聚推進產才融合為引擎,創新構建“板栗基地+人才發展”模式,強化人才賦能,加快板栗產業振興發展。
制定出臺《鎮安縣關于促進鄉村振興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十條措施》,縣財政每年預算補助國家科技特派團板栗產業組工作經費20萬元,已建成集科學研究、示范推廣、技術培訓、人才培養、學術交流一體化的多功能綜合性板栗試驗示范站和匯聚鎮安板栗簡介、鎮安板栗發展及鎮安大板栗溯源數字化平臺、電商直播帶貨平臺、科技專家工作站、人才驛站、鎮安板栗協會等產才融合陣地的鎮安縣大板栗產業科技服務中心。將省內外4名國家科技特派員納入市縣科技特派員服務保障,以才引才、柔性引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人才16人,同步組建了鎮安板栗地方跟學團隊,定期開展現場指導、示范培訓、校地合作、交流推廣等活動,激活板栗產業人才聯動。
整合人才資源優勢,國家科技特派員帶隊深入12個板栗基地開展板栗產業調研、技術指導42次310人次,采取“一對一、一對多”聯系幫帶40戶板栗產業大戶1248畝;深入鎮安板栗產業龍頭企業陜西合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板栗加工生產狀況調研,提出板栗食品加工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擬出解決方案;舉辦現場培訓班12場次,培訓地方技術干部14人次和果農310人次。截至目前,專家人才研發板栗苞轉化有機肥技術1項和板栗花驅蚊花露水等產品,良種示范推廣國家唯一審定國審品種“鎮安1號”等新品種,培育13個板栗新品種、3個板栗良種。
拓寬板栗產業發展新路徑,舉辦第一屆板栗“開桿節”,廣泛開展“我在秦嶺有棵樹”認領活動,建設永樂街道栗園村板栗有機基地、云蓋寺鎮金鐘村鎮安大板栗GAP、月河鎮羅家營“旬河水鄉”板栗標準化等示范基地,為每一株板栗樹進行編號、制作認領牌,銘牌印制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宣傳促銷鎮安大板栗,提升鎮安大板栗商品價值。目前,全縣板栗面積達61.8萬畝,有板栗產業協會會員202人,運營板栗專業合作社24個,培育50畝以上大戶923戶,建成良種示范基地10萬畝,年產量超過1萬噸,綜合產值1.5億元,帶動3.88萬戶12.4萬人發展板栗產業。鎮安縣被國家林業部門命名為“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中國板栗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