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文藝界采風團走進鎮安
西口回族鎮十里漁坊
美麗的邊陲小鎮--木王
云鎮水庫
鎮安鎢產業園
鎮安縣第二屆鄉黨回鄉發展暨招商引資大會項目簽約儀式
中國·鎮安蘭花特色產業園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厥?022年,鎮安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一都四區”戰略目標,聚焦“一廳四地”發展定位,高效統籌“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三件大事,牢記囑托、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爭創一流,用實干書寫了奮進新時代的優異答卷,用實績譜寫了高質量發展的絢麗華章。
牢記囑托 奮勇爭先 譜寫新華章 ——二〇二二年鎮安縣經濟社會發展回眸
汗水鐫刻榮耀,奮斗成就榮光。2022年,鎮安縣域經濟穩中向好,年生產總值增長4.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3%,預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7%,主要指標穩居全市第一方陣,重點項目觀摩綜合考評全市第一,榮獲全國科普示范縣、全省平安縣、全省水利專項考核評估優秀縣等20多項殊榮,創新推行的鄉村振興“五個五”機制、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四個三”機制等11項經驗被國省推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等7個省市現場會在鎮安成功召開,極大激發了干事創業活力,匯聚了高質量發展動能。
建項目、蓄勢能,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扎實開展“高質量項目建設提升年”活動,176個年度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8.3億元,增長19.6%。中國·鎮安蘭花產業園、旬河水鄉·羅家營鄉村振興示范區等58個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西康高鐵、G345廟坡嶺隧道和廟溝隧道及引線工程等項目快速推進,丹寧高速、西康高速鎮安北立交、金臺谷民宿康養等前期項目即將落地。
興產業、優結構,產業發展增添新動能。加大生態康養首位產業發展,塔云山、木王山成功入選省級森林康養試點基地,云蓋寺古鎮4A級景區完成迎驗,云蓋寺古街入選省級休閑街區,西影集團鎮安影視基地在磨石溝掛牌成立。大力實施工業倍增戰略,全力打造抽水蓄能“五朵金花”,在建月河電站完成整體進度的75%,米糧電站預可研通過國家評審,西口、達仁、高峰3個電站前期工作加緊推進;漢白玉新材料產業園一、二期建成投產,堯柏石灰巖新材料已落地3個項目,陜西有色、陜西環保兩家鎢新材料產業園選礦廠已帶料試車。加快推進縣域工業集中區創建省級經開區,建成標準化廠房5.6萬平方米,新入駐企業6家。
固成果、促振興,山鄉巨變煥發新圖景。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大力實施“兩邊一補齊”兩年行動,扎實開展“百日提升”“百日督幫”行動,聚力打好問題整改、監測幫扶、通組道路、村級公共產權衛生室、窖水清零“五大攻堅戰”,聚焦10.12萬農戶、2.48萬脫貧戶、1559戶監測戶,精準開展幫扶工作,無一人返貧致貧,圓滿完成國家鄉村振興典型調查項目,順利通過國家考核評估綜合核查。按照“1+5+15”整體布局,深入開展“六清六治六管六建六美”,建設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1個、示范村2個、縣級示范村50個,巖灣社區入選全省“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示范點,豐收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建設高標準農田3萬畝,糧食產量穩定達到7.08萬噸,守牢了糧食安全底線。
抓城建、提品質,“五美鎮安”扮靚新顏值。圍繞“雙10”目標,扎實推進國家衛生縣、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拆除違規廣告、違法建筑、多余家具,拆出土地和空間98萬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公園、“口袋公園”13個,建成健身運動休閑步道16.1公里,實施棚改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4個、道路“白改黑”4.2公里、水體治理4.5公里,更新墻面25萬平方米,埋設雨污分流管網3.2公里、線纜入地18公里,推動縣城基本實現了空間變大、城區變綠、公園變多、道路變暢、街巷變凈、街景變靚、河道變清、環境變美。
推改革、擴開放,營商環境釋放新磁力。聚焦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先行地,推行“五辦”審批服務,全年為6245家市場主體退稅減稅降費1.2億元,納入“五上”企業30家,新增私營企業325家、個體戶2433家??v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五年行動計劃,實施重點改革事項61項、具體改革事項149項,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四個四”工作機制被評為全省改革優秀案例。成功召開首屆鄉黨回鄉發展大會,積極參加各類招商活動,簽約招商項目144個,引進總部經濟2家,到位資金179.7億元、增長40.6%。爭取中央和省各類投資24.8億元、增長14%,發放項目貸款26.5億元,民間投資增長10%。
護生態、美環境,青山綠水綻笑顏。組建秦嶺生態保護局,扎實做好小水電整治“后半篇文章”,全面兌付46座拆除類電站獎補資金。堅持“雙查”機制,常態化開展秦嶺“五亂”問題排查整治,全年立案27起、刑事處理25人,紀律處分17人。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田長制,境內主要河流出境斷面監測水質穩定達標,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磨石溝小流域項目榮獲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率先掛牌成立全縣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中心,成為全省首個開展“生態貸”金融業務縣。
惠民生、保穩定,民生福祉攀升新高度。實施“五個一批”就業措施,城鎮新增就業229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61萬人,“鎮安月嫂”勞務品牌榮獲全國第五屆創業創新“創翼之星”獎。完善多層次社會救助體系,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應助盡助。榮獲全市廣播體操比賽一等獎,縣職業中學被認定為“陜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經驗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實現鎮村全覆蓋,云蓋寺鎮被評為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鎮,高質量承辦三季度“商洛好人”發布儀式等重大活動,鎮安連續10年榮獲《陜西日報》新聞報道先進集體、連續3年榮獲全市“掃黃打非”先進集體。
強黨建、聚合力,紅色引擎迸發新活力。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扛牢抓實主體責任,積極打造“黨建領航·紅映栗鄉”黨建品牌,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黨組織7個,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落實“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提拔重用干部95名、職級晉升438人,評樹擔當作為好書記30名、紅星黨員100名,通報表揚實績突出個人86名,極大激發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激情。全面加強清廉鎮安建設,持續深化作風建設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四治四提”作風建設主題活動,扎實開展以案促改,一體推進“三不”建設,全縣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89件、結案190件,創新推行的室組聯動監督“1355”工作機制被《中國紀檢監察報》宣傳報道。
踔厲奮發 勇毅前行 描繪新畫卷 ——2023年鎮安縣經濟社會發展展望
鵬程花似錦,揚帆再遠航。新的一年,時間窗口正在打開,新的賽道已經鋪展。鎮安縣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圍繞“一個目標”,抓好“兩個統籌”,守牢“三條底線”,突出“四大重點”,實現“五大提升”,加快打造“一廳四地”,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譜寫鎮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堅持項目為王,積蓄經濟發展新動能。扎實實施“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全力推動抽水蓄能集群等十大戰略、鎢新材料產業園等十大工業、城區雨污分流等十大城建、包茂高速鎮安北立交等十大基礎設施、秦嶺山水鄉村等十大民生、九彩鈣鎂新材料等十大擬觀摩等“六十”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建設項目190個以上,年度完成投資150億元以上。月河抽水蓄能電站10月底前首臺機組投產發電,米糧抽水蓄能電站力爭年底前開工建設,西口、達仁、高峰3個電站完成站點論證,西康高鐵完成工程量的50%以上。圍繞“兩新一重”、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力爭將云鎮東洞水庫等一批重大戰略項目躋進國省規劃盤子,全年謀劃項目不少于200個,總投資2000億元以上,爭取各類政策性資金27億元以上,招商到位資金180億元以上。
堅持倍增升級,推動產業實現新突破。突出發展清潔能源、漢白玉新材料、石灰巖新材料、鎢新材料、鉛鋅新材料“五大支柱工業”,著力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現代醫藥“四大產業集群”,全年新建標準化廠房5萬平方米,新納規工業企業5家,新增產值過億元企業2戶。培育發展茶葉、蠶桑等特色農產“五朵金花”全產業鏈,創建市級龍頭企業2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3個、合作示范社10個、示范家庭農場20個,新建改造茶園2.1萬畝,科管桑園3萬畝,發展烤煙3.1萬畝、魔芋8000畝、中藥材3萬畝、食用菌3200萬袋,科管板栗、核桃經濟林30萬畝。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突出抓好塔云山5A級景區、蘭花小鎮3A級景區、木王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不斷提升云蓋寺古鎮、侏羅紀夢幻世界等景區品質,加快木王森林主題小鎮等5個康養小鎮建設,力爭全年接待游客5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億元以上,全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4.6億元。
堅持共建共享,塑造康養宜居新面貌。緊盯“宜居、宜游、宜業”目標,加快西環路片區等15個棚戶區改造、電力局職工住宅樓等1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建設,持續實施雨污分流管網、道路“白改黑”、外立面改造、線纜落地、健身步道、“口袋公園”、水體治理、5G智慧停車樓等工程,啟動高鐵大道、包茂高速鎮安北立交、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城市運動公園建設,新增天然氣入戶1500戶。圍繞“五城聯創”,加快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建設,打好“三拆兩改一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收官戰,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和水生態治理,力促城區亮化工程、市民休閑健身步道、城市水體綜合治理、漢白玉主題公園等11個續建項目建成投用,完成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智慧城管指揮中心建設,加快24個農村污水處理站建設,持續改善城市容貌,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
堅持鞏固銜接,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緊盯“三落實一鞏固”重點任務,縱深推進鞏固脫貧成果促振興“五個五”、后續扶持“三五”機制,滾動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排查整改,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加大農村改廁、垃圾污水治理、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提升、村容村貌提質工作力度,硬化農村通組道路176公里,新建農村垃圾污水站22個,改廁1500座,改圈2000個,創建秦嶺山水鄉村示范鎮5個、示范村50個。加快G345東線、廟坡嶺隧道、蒿典隧道等工程建設,完成全省“四好農村公路”示范縣創建,積極創建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加快推進省級重點幫扶鎮和41個重點幫扶村建設,完成西口回族鎮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和達仁鎮象園村、大坪鎮廟溝村2個示范村創建,以點帶面,統籌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持續發展特色產業,突出抓好“五小項目”庭院經濟,確保群眾收入穩定增長。
堅持綠色發展,擦亮生態文明新底色。完善秦嶺保護監管平臺,優化秦嶺視頻綜合監管系統功能,常態化開展“雙查”打擊秦嶺“五亂”,統籌推進旅游景區違規建筑、農家樂規范化運營等專項整治。全面落實河長制、林長制、田長制,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營造林12萬畝,綜合治理水土流失45平方公里。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鞏固提升環境治理成果,確??諝猸h境質量穩居全市前列,推進漢丹江流域涉重金屬廢渣整治,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深入開展土壤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持續提升土壤環境質量。緊盯“雙碳”目標,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推進“雙儲林”項目,積極開展碳匯交易項目試點,加大“生態貸”發放,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完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雙向通道。
堅持改革創新,打造招商創業新環境。大力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持續深化國企、農村土地流轉改革,盤活土地、林地、宅基地等農業農村資源,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加快推進“秦創原鎮安創新谷”建設,建立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清單,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35家以上。完成省級經開區創建,圍繞打造“智慧云端·數字鎮安”,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開展“縣團點對點”科技合作,深入推進省級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創建。嚴格落實《加快打造最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地三十條措施》,持續深化“五辦服務”,啟動企業投資項目“可承諾事項+并聯審批+事中事后監管”改革試點,全面實施“容缺受理+承諾制”審批,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積極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
堅持惠民利民,提升民生福祉新指數。全力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9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4萬人。完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穩步開展個人養老金試點。加快托育服務機構和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健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完成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積極打造陜西省義務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鞏固“雙減”改革成果。充分發揮陳彥等鎮安籍文化名人效應,積極搭建平臺,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城鄉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增強鎮安文化影響力、知名度。深入推進國家衛生縣創建,啟動“三甲”醫院創建,加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重大疾病防控體系、村級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完善三級醫保經辦服務體系建設。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深化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積極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
堅持效能提升,構建精細治理新模式。嚴格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方案》和《診療方案》,切實做好醫療救治、藥品供應、疫苗接種、服務保障等工作,充分發揮“1+N”鄉村健康監測驛站作用,最大程度保障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強化財政專項資金和政府投資項目監管,加強地方金融組織監管,鞏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完善提升“雙2+5模式”防汛減災機制,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健全完善“一領五管”人盯房、房管人工作機制,持續推動“最多訪一次”、基層社會治理多元化矛盾調處機制落實,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堅持凝心鑄魂,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氣象。強化思想政治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守牢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底線。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堅持以實績用干部、以實績定獎懲,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突出平時和年終考核“兩個并重”,用好用活“三項機制”和職級并行政策。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持續推進“黨建領航·紅映栗鄉”主題實踐活動,創新黨建工作載體。強化干部作風建設,持續推進“五個到一線”,鞏固提升“四治四提”作風建設成效,扎實開展“五比五賽”擂臺比武活動。強化清廉鎮安建設,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
策劃:馮 銳
組稿:劉家虎 段少華 陳風軍 倪方海 陳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