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李山林 桂滿清 李曦明
云中的林呀,霧中的山,神姿仙態朱家灣。
情一樣的深呀,夢一樣的美,最好還是干佑河的水……
她,位于干佑河上游,距柞水營盤鎮5公里,她年輕而古老,神采而優美,她就是營盤鎮朱家灣村。這里的山磅礴大氣,這里的水清澈見底,就是這塊青山秀水孕育了厚道、勤勞、善良、淳樸的朱家灣人。這里蕩滌了喧囂和疲勞,奉獻的是清爽和怡悅,是天然的畫,流淌的詩,是綠色的柞水對外展示的名片,是人們鄉村旅游的勝地。
早在明朝1373年間,朱元璋率軍路過此地,觀地形,查周易、八卦確認為是風水寶地,宿營此地整軍一月,臨行時,留以姓朱的人在此安營生息,引導當地百姓開墾土地,廣種苦蕎度過饑荒,繁衍后生,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朱氏功績,朱家灣名牌沿用至今。
朱家灣轄4個村民小組,468戶1758人口,總面積126平方公里。近年來,朱家灣的旅游開發,依牛背梁、秦楚古道、北河生態體驗區等,大力發展農家樂,全村農家樂達253戶,解決了1100多人就業。2017年人均收入13615元,旅游產生人均純收入占全村人均純收入81.2%。
建設美麗鄉村提升旅游品牌
走進營盤鎮朱家灣,龍泉農家的余正光接待了我們,他說,營盤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朱家灣的美麗鄉村建設,朱家灣——美麗的內涵是以“天藍、地綠、水凈、安居、樂業、增收”為目標,打造成“生態美、產業美、生活美、環境美、人文美”交互式美麗的格局,讓游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聽得見鄉音、記得住鄉愁,形成“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有青”的物豐民富的朱家灣,是“老有所養、壯有所業、少有所學、病有所醫”安居樂業的幸福朱家灣,是天藍地綠、水清人和、村容整潔、民風淳樸、文化深厚的朱家灣。聽了他的介紹,我們步行觀看了朱家灣新村建設,這里建設起點高、標準高、品位高、投資少、實效大。美麗鄉村建設從黃花嶺村莊改造、農家樂集群綜合提升、秦嶺老屋旅游購物街、干佑河灣漂流、農業觀光采摘園、冷水養殖垂釣、沁園村千畝花觀光,一串串配套板塊的實施,將朱家灣打造成營盤鎮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節點。
為了實現朱家灣的華麗“蝶變”,柞水縣委、縣政府抽調對口部門,多次進入營盤鎮朱家灣進行現場指導,提出合理化建議,明確包抓責任,集中資金扶持,將任務落實到各個節點和部位。營盤鎮黨委、政府一班人,親自下村駐組開展建設工作,及時解決創建工作中的問題。成立了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為常務指揮的專項領導小組,從政府各部門抽調了10名強有力干部組成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隊,傾斜領導、傾斜力量、傾斜資金,全力抓好朱家灣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經過幾年的勤奮工作,營盤鎮朱家灣被授予“國家級生態文明村、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秦嶺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
開發旅游產業富裕當地百姓
牛背梁、終南山寨位于朱家灣境內,從朱家灣到此地僅15分鐘,此地是孫思邈經常采藥,為大眾醫治百病救死扶傷的地方,牛背梁是一個天然的中藥庫,有1600多種藥材,其中有40多種名貴中草藥,如百步還陽草、神仙一碗水、鐵棒錘等,而且中藥材質量特別好,生長在茂林擁翠、霧氣繚繞、天氧屏彰中。營盤鎮黨委、政府利用這一環境優勢,組織農戶開發引種中藥材,鼓起農民錢袋子。朱家灣村黨支部書記說:“作為旅游離不了購物、美食,我們將采取‘吃、喝、玩、樂、購’的設計理念,兼容到特色經典的現代旅游元素里,辦好購物商業,打造集特色旅游商品展示、農特產品銷售、特色餐飲、住宿休閑、游山觀光、非物質文化展示功能于一體的旅游商業朱家灣。”奮力實現“農村新的振興”努力建設營盤鎮朱家灣最前沿的旅游節點,全面提升柞水整體旅游形象。
倡導全民健身開展多彩活動
為了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讓游客體驗勞動的樂趣,體驗優雅寧靜的鄉村生活,朱家灣村戶戶發展花卉種植、水果采摘園、冷水魚養殖垂釣園、農業觀光園,讓游客體驗幸福果實都是勞動奮斗出來的。
五魁首,哥倆好,三星高照,四季財,六六順,七個巧,八抬座,九九長壽,十滿了……柞水劃酒拳。響起在各農家小院,為游客樂在農家的美麗元素,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亮的時候,朱家灣的夜市開始熱鬧起來,廣場舞的組織者,拉來了音響,女士們隨著優美的音樂跳起了歡樂的舞。雖然舞姿不太協調,但鄉村的原始味道蠻叫人高興的。
唱歌也是當地村民和游客都喜歡的娛樂方式,參加者都心無旁騖,跟著音響,唱起了《南泥灣》《走進新時代》等,燈光映紅了笑臉,映紅了幸福的日子,過去的“洋芋疙瘩,土坑的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由于活動的開展,不知不覺到晚上10點了,朱家灣的夜,安謐、寧靜伴隨著夜雀的叫聲和小河潺潺流水之聲,朱家灣人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離開時,我們看到群眾的沖天干勁,聽到營盤鎮黨委、政府的宏偉設想,我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營盤鎮緊緊圍繞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目標,凝心聚力,一定能把朱家灣建設成為新時代“宜居宜業宜游”,集觀光度假休閑為一體的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