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李治軍 趙軼欣)商南縣依托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城市和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平臺,按照“突出特色、注重休閑、服務旅游”的思路,全面完善配套設施,有效提升了縣城品位。
針對綠化“漏洞”,該縣對縣城18處公園、5個廣場、主干街道和城周等重點區域實施了“補綠造綠”工程,新栽植苗木6.3萬株,實現了可視荒坡和裸露地面的綠化“全覆蓋”,對廣場、縣河、標志性建筑等重點工程進行亮化提升,對臨街建筑實施“穿衣戴帽”工程。近日又聘請專家對原來主打的千人威風鑼鼓秧歌節目進行提升,增強廣場的休閑和文化服務功能。
為方便游客和市民如廁,商南縣投入1000多萬元,在城市主干道兩側、商場超市、公園、廣場和城中村等地,采取改造原有旱廁、設置生態公廁、新建固定公廁三種方式,新增公廁18座,目前城區公廁達到27座,每座公廁配備兩名管理員,確保了全天候免費開放。在縣文化廣場、城市展覽館、火車站路口、任家溝景區、所有公廁、背街小巷均設置了醒目的導識牌,“能夠讓包括外地游客在內的人,想到哪里就能快捷地找到哪里”。
商南縣今年還改造雨污分流管道800多米,對城區“七溝一河”進行綜合治理,將生活污水全部引入縣污水處理廠實施處理。投入800萬元分別在城南、城北、城東建設3座垃圾中轉站,新建封閉式垃圾收集點145個,新購置果皮箱820個、封閉式手推車100輛、清掃車1輛。目前,整個城區已形成垃圾從收集點到中轉站,再運往縣垃圾填埋場的收集清運處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