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張溢)前不久,山陽縣高壩鎮石頭梁村監委會的委員們在對村集體財務支出進行審核時發現,有兩筆不合理票據開支了5萬元,他們當了“黑包公”,拒絕加蓋公章予以核報。目前,該縣243個村全部選舉了公正、有威望的村民代表組成的村民監督委員會,全面實施對村務公開、財務收支、資產資源、重要事項、效能作風的監督。
近年來,山陽縣村民監督委員會在規范村級權力運行、落實村級民主、暢通群眾訴求、增進干群互信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并成為村級權力運行的“防火墻”、民意訴求的“直通車”、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去年,戶垣鎮黨家塬村“一事一議”決定建設通組水泥路,為讓群眾心里有數、踏實,村監委會主動參與每個環節,所有開支監委會簽字蓋章才能報銷。同時,監委會主任周希項每天現場監督,數十次糾正路基建設、用材不合格的行為,建設方為了減少開支給他送禮被拒絕,有力地確保了建設質量。群眾感慨地說:“道路質量好多虧了監委會啊。”
有了監委會這個‘好管家’,村民由懷疑變為信任,村干部由‘不想干事’變為‘怕干不好事’,心思都用在了發展經濟上,作風效能顯著提升。村監委會的建立,不但填補了村級組織監督的空白,而且有效提升了村民自治管理水平,完善了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懲防體系。據統計,三年來全縣監委會列席“兩委會”1926次,提合理化建議1605條,化解群眾疑惑1284條,監督村級重大事項1580次,糾正和挽回集體資金400余萬元,將10名違紀村干部的行為實施了有效的監督,全縣農村信訪量與同期相比下降58%,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滿意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