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臺富民肉牛養殖場一角
商洛日報訊(記者 賈書章)近日,記者來到丹鳳縣蔡川鎮皇臺村采訪,在路邊的玉米地里,一位50歲左右的村民和老伴正在給玉米苗施肥,老伴用鋤頭在每一株玉米苗旁挖一個窩,他用鏟子將牛糞撂進已挖好的窩里,然后覆上土。這個活兒和施化肥相比看起來有點費事,但他們卻非常樂意去做。我就問大叔為啥不使用化肥,大叔樂呵呵地說:“這你就不知道了,自咱村里辦起了肉牛場,村里人這幾年種地早就不用化肥了,種菜、種莊稼和果園都用牛糞,對土質好,也對人好,地里產的糧食和各種蔬菜都沒有啥污染,吃到肚子里干凈放心。”
蔡川鎮分管農業副鎮長陳超明介紹說:“村里辦的這個肉牛場,村里及鄰近幾個村過去沒人要的玉米秸稈全部免費被肉牛場用來做了青儲飼料,改變了過去玉米秸稈亂堆放又臟又亂還不安全的狀況,牛場把牛糞免費讓群眾拉去施肥,形成了生態循環經濟鏈。牛場和群眾實現了雙增雙贏!”
皇臺村地處丹鳳北部的大山深處,全村6個村民小組286戶近千人,人均耕地僅有0.6畝。村黨支部書記雷發勝看到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村里無龍頭產業支撐,就有了發展新的產業幫助村民致富的想法。一個偶然機會,他聽到一個肉牛專家說海拔1000米以上的氣候適合優質肉牛養殖,而皇臺村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又有豐富的草場資源。于是,2009年8月,雷發勝和黨員嚴永軍兩人合作建起了皇臺富民肉牛養殖場,并成立了皇臺富民肉牛養殖合作社,當年發展社員21戶。經過3年來的穩步發展,這個標準化養殖場占地12畝,現有圈舍90間,活動場3048平方米,氨化池5個5000立方米,存欄秦川改良牛518頭,還引進了西門大耳牛和日本和牛品種。帶動80戶農民發展肉牛養殖,養牛607頭,形成了千頭以上的肉牛養殖示范基地。
肉牛場和肉牛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產業帶動作用,積極開展各項科普活動,將培育繁殖的牛犢提供給村里和鄰村熱愛養殖的村民,并幫助散養戶做好每年春秋兩季防疫和養牛技術培訓,帶動了群眾養牛的積極性。雷發勝個人包扶3名困難黨員,為困難黨員家庭送去了小牛犢讓他們搞養殖,3戶困難黨員通過滾動發展,現每戶平均養牛達到了7.8頭,使困難黨員擺脫了生活困境。皇臺村三組、四組、五組散養肉牛300多頭。全村養牛42戶,帶動鄰村華陽村養牛16戶,今年春季又新增加養牛戶22戶。使牛場和散養牛戶養牛達到了1300多頭。
皇臺富民肉牛場2010年12月被團省委和省農業廳命名為全省農村青年現代牧業創業示范場、現代牧業創業優秀項目和秸稈養牛示范項目,2011年1月被縣政府命名為首批農業產業示范基地,2012年被市農業局評為“百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示范養殖場”?;逝_富民肉牛養殖場場長、合作社理事、村黨支部書記雷發勝被縣上評為“紅星黨員”、遠程教育學用先進個人、陜西省科普惠農富民“帶頭人”。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全村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年養殖收入達230多萬元。2012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6880元,實現了產業富民的目標。
皇臺富民養牛場的肉牛銷往廣東、河南、西安、寶雞等地,皇臺肉牛品牌因其優秀的品質受到了廣大客戶及消費者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