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李勝榮 張 欣)圍繞建設“陜南強區、幸福商州”宏偉目標,商州區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構建“現代材料、商貿物流、綠色食品、現代中藥、生態旅游”五大產業集群,著力打造有色金屬、建筑建材、生物醫藥、生態旅游等循環產業鏈,加快建設循環型企業、循環型園區,形成園區、企業和產業鏈互動促進,建設企業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融合、資源循環式利用、區域循環式開發的循環經濟體系,打造商洛經濟核心區,提升經濟綜合實力。到2016年,實現全區經濟總量170億元以上,財政總收入1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40元,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位居陜南前列,處于全省中上等水平。
商州區提出,今后五年區級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00億元,其中產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40億元,扎實推進現代材料、商貿物流、綠色食品、現代中藥、生態旅游產業發展;依托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以區內外礦產資源開發為基礎,大力發展以鋅、釩、鉬、鎂、鎢、螢石、硅等金屬、非金屬深加工為主,新型建材為輔的現代材料產業,完成工業基建技改投資40億元,全區工業增加值達到60億元;依托中心城市,建設一批綜合性物流項目,大力發展輻射周邊縣區的商貿物流產業,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0億元;依托果、畜、菜等農業特色產業,加快培育壯大君威農產品深加工、聚豐冷鏈物流等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荊河生態工業園,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年產值達到12億元以上;依托十萬畝中藥材生產基地和香菊制藥、天士力藥業、健達藥業等制藥龍頭企業,著力做大現代中藥產業,中藥產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依托區位生態優勢,把握旅游業發展新趨勢,圍繞做強“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借力大秦嶺、立足大商洛、服務大西安,以“一城三路”為主戰場,優先發展旅行社、旅游酒店、休閑娛樂、旅游地產等服務業,精心打造特色景區、景點,建設全市旅游集散地,完成旅游基礎設施投資10億元,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0億元;依托全區已經形成的林果、畜牧養殖、設施蔬菜、中藥材種植四大農業優勢產業,推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打造核桃、設施蔬菜、中藥材、生豬、食用菌等五大綠色產業基地,建設起核桃、板栗、柿子、豆制品等一批具有商州特色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延長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