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金秋時節,商州大地陸續進入豐收季。漫步鄉間,目之所及,遍地金黃,果實累累。
近日,筆者走進金陵寺鎮崔坪村今年試種的五彩糯玉米大豆復合套種試驗田,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整齊,一個個玉米果穗飽滿鮮嫩。伴隨著“咔嚓、咔嚓”的掰玉米清脆響聲,農戶們有說有笑地忙碌著。兩周前,鎮、村和相關部門就組織群眾采收、售賣,村民收獲的喜悅洋溢在臉上。
“我今年67歲了,種了一輩子地,今年種植的這甜玉米,確實省勞力,出售也快。明年,我一定還要種,給群眾也要推廣,這確實是件好事。”崔坪村村民趙侃石高興地說。
今年以來,金陵寺鎮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促農增收為核心,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區農業農村局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引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五彩糯玉米新品種,通過玉米大豆復合套種,種植了20畝試驗田。如今,該產業收效顯著,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新產業,也為金陵寺鎮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金陵寺鎮黨委、政府和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從播種、科管到時下收獲,農技部門全程技術指導。”崔坪村黨支部書記崔建東說,對收獲的鮮玉米,采取集中供貨和村干部送貨等方式銷售,效益可觀,村民積極性高漲。明年,崔坪村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提升產品附加值,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提升群眾種糧積極性,帶動村民穩定增收。
今年以來,商州區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緊抓糧食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壓茬推進25萬多畝的秋糧播種,示范推廣1.9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確保實現“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豆”目標。區、鎮兩級農技干部主動作為,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培訓110場次,開展玉米“一噴多促”6.5萬畝,技術指導玉米追肥30萬畝,良種推廣、配方施肥、防治病蟲等主要技術普及率達95%以上。全區累計投入資金103萬元在夜村、楊斜、金陵寺、牧護關、黑山等鎮建立了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進一步提高了糧食產量和經濟效益。
“我們提早謀劃,緊緊圍繞25萬多畝秋糧播種面積目標,積極開展技術服務,成效明顯,預計總產值比上年增加2.5%,畝產可達590公斤以上。時下,秋糧陸續進入收獲季,農技人員分片包鎮開展技術服務,做到應收盡收,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商州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劉建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