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 通訊員 王書亞)10月23日,我市組織召開第十一屆陜西省藝術節籌備工作座談會。會議要求,要迅速行動起來,扎實推進六項重點工作,進一步擦亮“戲劇之鄉”“文化綠洲”品牌,加快文化商洛建設,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為打造“一都四區”貢獻文旅力量。
陜西省藝術節由省政府主辦,每三年舉辦一次,是我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盛會。目前,我市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第十一屆陜西省藝術節,力爭2026年在我市舉辦一屆永不落幕的藝術節,給全省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會議強調,要潛心創作一批藝術精品,突出商洛地域特色,加大戲劇、音樂、舞蹈、曲藝、美術、書法、攝影等各門類藝術創作力度,在藝術節“文華獎”“群星獎”及美術、書法、攝影展等多個方面有新突破。要加快建設一批文化設施,加快商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及市、縣區相關演展場館和“三館一中心”的建設提升完善進度,抓緊補齊市、縣區“公共美術館”建設短板,確保演展場館能夠滿足藝術節演出和展覽要求。要著力培養一批優秀專業藝術人才和民間藝人,加快組建一支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適應的專業人才隊伍,為藝術節爭先奪冠提供人才保障。精心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充分發掘利用好商洛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精心打造“商洛戲劇”“文學重鎮”“秦嶺畫派”等能夠引領時代文藝風氣、體現商洛文化風貌、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彰顯文化商洛獨特魅力。要創新建立一套良好機制,充分學習吸納兄弟地市歷屆成功辦節經驗,圍繞藝術節籌辦工作開展專題調研,積極探索一套能夠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引領作用、助推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要努力營造濃厚輿論氛圍,突出各個階段宣傳重點,分層次、分類別組織策劃好展覽展示、文旅推介、成果發布,組織開展好系列文化惠民活動,不斷深化“秦嶺最美是商洛”的文化內涵,提升擴大“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