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 英)今年以來,商州區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多措并舉擴大就業容量,穩步提升就業質量,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截至目前,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48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39萬人。
商州區統籌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活動,通過區鎮村三級勞務網絡、商州人社公眾號、商州融媒等,發布江蘇、浙江、北京及區內用工崗位信息14期,提供就業崗位3.9萬個,組織舉辦各類招聘活動8場次,進一步拓寬勞動者就業渠道。積極對接江蘇、浙江等地人社部門,收集電子加工、汽車配件組裝等就業崗位信息,通過區鎮村三級勞務組織發送到勞動者手中,組織“點對點”輸送146名勞動力赴江蘇、安徽等地務工。組織開展“區內重點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專項活動,促進搬遷群眾和農村勞動力就地就業。扶持創業帶動就業,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860萬元、小微企業貼息貸款2580萬元,讓更多的人實現“家門口”就業,有效擴大就地就近就業容量。
為進一步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商州區借助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登記系統,建立完善實名制精準服務制度,印發《202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服務指南》3000份,深入社區和企業進行政策宣傳和指導。開發公益性崗位兜底就業,兜底保障脫貧“弱、半勞動力”和無法外出、無業可就的脫貧人口務工增收,人社、林業、農業農村、政法等部門開發保潔員、護林員、網格員等各類公益性崗位9775個,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528人。
同時,商州區常態化開展就業培訓,以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脫貧勞動力、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等“七類人”為培訓重點,按照勞動力的實際需求,合理設置培訓專業,重點培育中式烹調師、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育嬰員、保育員,不斷提升勞務品牌競爭力。截至目前,開展就業技能提升培訓48期2185人、康養人才培訓15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