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見習記者 程思凡)今年以來,商州區圍繞“雙對標、雙50”戰略,以“三強化、三推動、三聚焦”為抓手,不斷推進“兩改兩轉三促進”行動走深走實,有效帶動全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發展。
“三強化”夯實兩改基礎。商州區以國省道沿線、五大流域、秦嶺山水鄉村示范村等為重點,堅持整片區、整流域、整村推進,確定年改廁1.45萬座,已開工1.3萬座、竣工1.1萬座;改造土坯(石板)房任務2859戶,已開工2858戶、竣工2030戶,強化區域推進。確定北寬坪、夜村等5個鎮23個示范點,明確每鎮(街道)兩名主要領導各包抓一個示范村,以點帶面,示范推動,為全面開展“兩改兩轉三促進”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實行區、鎮、村“三級包抓”責任機制,建立“周督查、月評比、季觀摩、年考核”推進機制,通過“爭取專項資金、用好銜接資金、盤活閑置資產、整合存量資金、群眾自籌資金”5種方式,整合各類資金1.32億元,破解資金難題,保障專項行動有序推進。
“三推動”促進兩業轉型。商州區制定農業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確定“5+5”特色產業體系,組建食用菌、中藥材專業協會,設立菊芋、中藥材等8個研發中心,建設牧護關千萬袋平菇示范鎮和三岔河溫室大櫻桃、萬畝馬鈴薯、萬畝連翹基地。認定省級中藥材規范化、生態種植基地、農業生態農場各1個,建成2個有機肥加工廠、3個生物質顆粒燃料加工廠。商州區農產品檢測機構通過省級“雙認證”,11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優特新”目錄,4個食用菌產品專供中國—中亞峰會。圍繞“綠色食品、食用菌”產業鏈,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個,市級農業園區19個,創建牧護關食用菌省級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三岔河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和產業強鎮,培育省級龍頭企業6家,市級龍頭企業13家,開設省內農產品直營店6家,供港蔬菜戰略合作簽約落地。立足鄉村特色優勢資源,組建區級新業態公司和18個鎮級新業態公司,梯次推進60個“三類”示范村,差異打造7個旅游鄉村、10個農村景區和產業景點,新增民宿床位100個,出租閑置農房120套。
“三聚焦”提升工作質效。商州區聚焦強基補短,開展“421”行動,確定五大區域,建設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1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鎮3個、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示范村120個。新建通組路377.6公里,修復河堤70公里,建設大型水廠5個、公共衛生室25個。聚焦消薄培強,深入開展“消薄培強”行動,完成“空殼村”消除任務,新增資金3000萬元,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聚焦聯農帶農,出臺產業就業、菊芋產業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等支持性政策文件,創新聯農帶農“八種模式”,持續帶動群眾增收。目前,48家食用菌經營主體、19家龍頭企業、4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3個家庭農場、89家規模化養殖場共帶動群眾就業10萬人,促進18個鎮(街道)18775戶群眾增收,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14013元,同比增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