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景區油菜花田
蟒嶺綠道成為休閑騎行好去處
在山水鄉村安居樂業
腰市鎮江山村民宿
在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宣傳月開展活動
蓮湖公園風光
秦嶺腹地,丹江源頭。鑲嵌在群山中的商州區,青山綠水環繞,秦風楚韻盡顯。
近年來,商州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盯“五區”建設目標任務,堅決扛牢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統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優化,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今年11月19日,商州區被國家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這是商州區獲得的又一項國家級榮譽。
示范引領 生態理念行在前
商州區委、區政府堅持“生態立區”戰略,以打造“一都四區”為目標,成立了區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區長任組長的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多次召開創建工作推進會進行部署推動。2022年,商州區制定印發了《商州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規劃(2021—2025年)》《商州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方案》《2022年商州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任務清單》,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指導思想、創建目標、基本原則和推進措施,確保創建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夯實本底 生態保護強抓手
懷揣著“用汗水美化青山、用綠色締造家園”的信念,商州區通過政府靠前指揮、環保牽頭主抓、部門聯動執法和“雙隨機”、專項督查等方式,強化執法監管,合力開展藍天、碧水、凈土治理攻堅。三年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757人次,檢查企業1811家次,罰款269.36萬元。
商州區全面推行河湖長制,設立區級河長制公示牌32個、鎮辦級公示牌43塊;扎實開展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普及農村無害化廁所,構建區、鎮、村三級環境網格化監管平臺。目前,全區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場14個、垃圾壓縮中轉站3座、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1座、垃圾焚燒站1座,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構建起城鄉垃圾收轉運一體化體系;建成投產2個鎮級污水處理廠和72個村級污水處理站,2021年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8.81%,污染防治前沿陣地已基本形成;排查整治秦嶺生態“五亂”問題386個,關閉礦山26家,依法退出保護區企業11家,治理水土流失70平方公里;以“兩岸三線四區”為重點,造林綠化21.48萬畝,退耕還林3.5萬畝,封山育林9萬畝,飛播造林4.13萬畝,林草覆蓋率達72.7%。
去年,商州區空氣優良天數335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97,居全省第一,空氣質量連續九年居全省前列,連續五年入圍國家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區域水質達到或優于Ⅱ類標準比例,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連年穩定達標,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和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均達到100%。
扮靚城市 生態品位再提升
為扮靚城市生態宜居顏值,2021年全區在中心城區開展“兩拆一提升”工程,累計拆除違法違規戶外廣告7300多塊,拆除道路中間隔離護欄12493米、違法建筑物460處19.2萬平方米、多余城市家具5448處、住宅小區及商鋪露臺樓頂違法建(構)筑物56戶,城市環境大幅度改善。
對照3A級景區創建標準以及梅園“東拓、西延、南擴、北提、中優”的規劃,商州區實施金鳳山3A級花海公園建設,配套建設金鳳山公園門戶區和旅游服務中心、停車場等設施。
聚焦“六清六治六無”,持續深化“兩邊一補齊”,商州區全力打造干凈整潔美麗秦嶺山水鄉村“升級版”,投資7600萬元,提升改造四大門戶區房屋立面13萬平方米、高速沿線農房立面76萬平方米,擦亮了美麗鄉村金字招牌。
探索產業 綠色引擎促發展
為了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商州區圍繞“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總體目標,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按照“強一產、促二產、拓三產”的思路,大力發展“藥果菌畜薯”五大主導產業和“菊芋、土蜂、水產、豆制品、設施果蔬”五大特色產業。全區建成農業園區32個,其中省級3個(現有1個)、市級9個;建成市級特色產業大園區5個、盛澤公司食用菌初級加工包裝營銷基地1個。
依托商州資源稟賦,緊扣全域旅游,商州區健全完善“醫、養、游、體、藥、食”等康養產業體系,將生態旅游作為富民強區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打造中國康養之都核心區,以全域旅游“一根線”,串起全區多業融合、開放發展的新局面;建成國家4A級景區2個(秦嶺江山景區、蟒嶺綠道景區)、國家3A級景區2個(蓮湖景區、臥虎嶺景區)、省級森林公園2個(秦嶺江山森林公園、秦王山森林公園)、省級旅游特色名鎮1個(北寬坪鎮)、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個(楊峪河鎮
下趙塬社區、腰市鎮江山
村),打造休閑農業示范點6個,創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1個(江山村),打通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路,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綠色惠民的雙贏之道。
全民參與 齊抓共管聚合力
在攜手共創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共識下,商州區迅速掀起了企業自查自檢、全民參與的新熱潮,形成了政府部署、部門聯動、上下同心、全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全區以政府為主導,組織企業積極開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申報工作,基本形成環境管理制度的“一證式”固定污染管理體系。截至去年年底,排污許可證登記核發單位547個,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證覆蓋率達100%;58家企業編制了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建成了應急物資儲備庫,形成了政府部署、部門聯動、上下同心、全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區上還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環保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將越來越多的群眾納入保護生態、建設美麗商州的行動中來。2021年,群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度為90%,滿意度達到94%。用心呵護最美藍天、保護一江清水、守護秦嶺綠肺,當下的商州正在做生態文明的踐行者、美麗家園的守護人、為民服務的行動派,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華章,描繪商州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
統籌:焦丹龍
策劃:楊永良
組稿:雷關博 李 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