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山陽縣高壩店鎮中學教師寇越有
課堂上的寇越有
寇越有和學生們在一起
本報記者 賈書章
在鄉村中學從教40多年,作為初中化學老師和班主任,他用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引導、激發孩子對化學的興趣,從理想教育入手培養孩子健康的思想觀念。他所帶的學生化學成績歷年在全縣名列前茅,一大批學生考入大學成為國家有用人才。他就是山陽縣高壩店鎮中學教師寇越有。
激發興趣,點亮心燈
“電燈為啥會發光?是因為連接的電線源源不斷地為它提供能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柴草為啥會燃燒?是因為空氣里的氧氣為它提供了燃燒的條件。因此,我們要學習的化學課并不是同學們想象的那么枯燥和抽象,化學知識基本來源于生活現象,每天都在發生。只要你是個有心人,好好去觀察去學習,你就會發現,化學其實是非常有意思的。”在新生的第一堂化學課上,寇越有老師這樣對學生們講。
寇老師的化學課,就在這樣輕松有趣的氛圍中打開。一節氧氣制作實驗課,把學生對化學的神秘和好奇解讀得明明白白,學生們在寇老師的引導下,一下子就愛上了化學課。
寇老師不僅帶化學課,還長期擔任班主任。為了讓孩子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標,他非常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政課上,寇老師講:“結合我們所學的化學課,燈之所以發亮靠的是能量,而人要成長成才,靠的是理想信念,用理想信念點亮心燈,前進就會有動力,奮斗就會有力量。”
陽陽(化名)同學因幼年喪父、母親改嫁,跟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整天悶悶不樂,不愿說話。寇老師就在生活上特別關心他,開學時為他買學習用品,天氣冷時給他買毛衣、毛褲,經常找他談心,讓他鼓起勇氣,發憤圖強;在學習上鼓勵他,每次模考都對他的成績進行分析,找準問題的癥結,幫其改進。就這樣,寇老師用愛心和細心幫陽陽樹立起了的理想和信念,點燃了孩子心中的燈火,2012年初中畢業后考上了縣中,2015年考上了大學。
小梅(化名)同學聽力不好,因為家庭生活小事,總覺得母親重男輕女、有歧視她的行為,導致其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且有自殘行為,情緒反復無常,讓人難以把控。寇老師把她的座位排在第一排中間,她不同意,硬要坐在最后一排靠北邊的墻角。上課時,她有時打一把傘,有時把繩子綁個圈套在脖子上,雙腳踩住繩子,掙扎著揚起頭。下課后,她經常孤零零一人站在二樓的天橋邊發呆……因此,寇老師安排和她比較親近的幾個同學,從吃飯、睡覺到上廁所,時刻注意她的一舉一動。同時,寇老師無話找話和她交談,只要偶爾能博得她一笑,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慶幸和釋然。如此耐心的疏導和鼓勵,寇老師一直堅持到小梅初中畢業考上縣中,一顆懸著的心才回歸安寧。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寇老師說:“當我們用甘甜的活水澆灌孩子求知的心靈,用和煦的道德微風去撫慰孩子稚嫩的靈魂時,留給我們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圖畫,是一曲曲美輪美奐的樂章。”
堅守教壇,嘔心瀝血
寇越有非常熱愛鄉村教育工作,多次放棄了進城工作的機會,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鄉村教育講壇,為教育工作恪盡職守,嘔心瀝血,從不言悔。
1981年8月,寇越有從商洛師范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漫川中學,一連六七年都帶的是初三年級4個班的化學、初一年級兩個班的青少年修養或生物,兼任班主任。1988年起先后在兩嶺九年制學校、興年中學、信毅中學、中村中學、高壩中學任教,一直擔任化學課教師和班主任。
2005年,寇越有在中村中學任教,帶九年級(3)班、高一年級(1)(2)班化學,兼任九年級(3)班班主任。11月的一天,他下樓時不慎把腳崴了,行走非常困難,校領導和同事都勸他請假休養,但他覺得自己雖不能走路但不影響講課,依然堅持給學生上課。張德毓老師和學生們見狀,堅持背著寇老師上下四樓,全校師生看在眼里,對寇老師肅然起敬。
2010年4月,在高壩中學,本來是寇老師和陳老師兩人帶九年級化學,但陳老師被縣上臨時抽調走了,九年級的化學就由寇老師一人承擔,課程重,節次多,累得他喉嚨痛,他把吊瓶拎到教室,邊輸液邊講課。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病情特別嚴重,吃藥打針無濟于事,講著講著就發不出聲音了,只好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與人對話也用筆在紙上寫,從周四堅持到周五,才去縣醫院做喉鏡檢查。醫生診斷他得了急性喉炎,必須住院治療,否則聲帶不能修復。無奈之下,寇老師只得住下。住院期間,他心急如焚,天天擔心學生的學業,因為中考迫在眉睫。忍著性子掛了一周的吊針,做了一周的霧化,待病情稍微好轉,他感覺自己能撐得住了,就要求立即出院。出院后,寇老師帶著女兒給他買的擴音器趕到學校上課,雖然聲音有點低,但沒有影響教學效果。
2013年10月18日,寇老師和幾位老師打籃球時把腳踝扭傷了,痛得他大汗淋漓。李建朝副校長和趙波老師把他送到山陽縣中醫院檢查,醫生要求住院治療,他沒住院,只買了幾百元的藥返校上課。由于腳不敢著地,他幾乎寸步難行。文建科老師給他端了兩個多星期的飯,上課時朱維等幾名同學把他背到教室,下課后再把他背回宿舍,他沒有耽誤學生一節課,用實際行動告訴學生什么叫堅強,什么叫敬業。課程重,工作忙,他從不喊累、不叫苦,堅持“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這成了他每天工作的信條。
播灑甘霖,桃李遍地
“步入教壇終無悔,辛勤耕耘樂育人。不求功名耀宗祖,只盼桃李遍山川。”寇老師寫的一首詩,成為他從教工作的生動寫照。
寇老師給學生講課,注重對知識的銜接,培養學生后期潛質。他要求學生勤動腦子,多做實驗,將抽象的定律變成形象生動的實踐,從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生黃靜喜歡美術,向他訴說自己學不好化學的苦惱,讓寇老師幫他分析原因在哪里。寇老師鼓勵小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學習,能記多少是多少,黃靜非常努力,后來考入縣中,又考上了大學。1981年,寇老師剛參加工作時,學生鄭孔江家庭貧困,寇老師給了他許多關愛,還給他買了一雙運動鞋,鄭孔江非常感動,學習非常努力,初中畢業后考入縣中,大學畢業后在北京一家醫院工作直至任副院長,現被我市作為人才引進,在醫療機構工作。學生管雯愛動腦子,善于提問,寇老師多方給予輔導,后來考上了化學博士,學生陳波成為材料科學博士。現在,寇老師的學生在各條戰線上為祖國奉獻才智,可謂桃李滿天下。
寇越有老師扎根山鄉教育,在德能勤績方面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和獎勵,被評為副高級化學教師,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贊譽。2013年,寇越有被評為山陽縣“最美鄉村教師”;2019年,他被評為商洛市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