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肖 云)一片片麥田上空,植保無人機盤旋實施噴防作業;一道道溝坎里,農技人員指導著村民整地、播種、栽培地膜洋芋……在山陽縣的田間地頭,一幅幅“春耕圖”正徐徐展開。
“春耕生產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打好這一仗,對奪取夏糧豐收及‘菜籃子’穩產保供至關重要。”2月20日,在山陽縣高壩店鎮棟青村馬鈴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指導工作的山陽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直以來,山陽縣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工作,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按照“兩穩兩擴”總思路種糧興農,大力推進全縣撂荒地整治,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帶,提升農戶種糧積極性。目前,已建成色河鋪鎮峒峪河流域,板巖鎮北溝、南溝流域,中村鎮、兩嶺鎮洛峪河流域,高壩店鎮棟青、魚塘流域整流域糧食生產示范帶4條7000多畝。
目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期,為搶抓農時,全力保障糧食穩產增產,根據中央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縣情實際,山陽縣出臺《2023年糧食生產扶持辦法》,籌措資金4000萬元,用于扶持糧食生產。同時,調運馬鈴薯、春玉米種子2萬噸、化肥7000噸,購置農膜150噸、農機具300多套,開展春季小麥田間管理8.5萬畝次,并派出農技人員分赴各鎮辦示范基地,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保障春季農業生產高效推進。
記者從山陽縣有關部門獲悉,該縣將進一步落實農業扶持政策,用好糧安考核“指揮棒”,持續推進撂荒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釋放土地潛能、發揮土地效益,增強農民種糧信心,努力實現農田增量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