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忠全 李新房 盧 軍)山陽縣十里鋪街道王莊村每年向韓城輸送摘椒、洛川摘果、內蒙古撿拾洋芋和摘辣椒等季節性務工群眾,實現村民“短、平、快”季節性增收。
王莊村“四支隊伍”同韓城上百戶椒農、產業合作社建立了用工關系,每年花椒成熟期,將用工信息逐一篩查核實,組織手腳麻利、能吃苦耐勞的村民前往韓城摘椒,摘椒月余穩定收入在四五千元和五六千元之間。
今年以來,他們通過調查發現,洛川縣每年需要大量務工人員,分季節性對果園修剪、套袋科管,對成熟蘋果收摘、分揀、包裝和裝箱等一條龍服務。內蒙古每年秋季莊稼成熟收獲季,用機械收獲后,還需要大量人工配合撿拾洋芋和裝袋、收摘辣椒等短期務工。“四支隊伍”同洛川果農、產業種植大戶等產業單位建立固定用工勞務關系,提前簽訂用工合同,每年定期向他們輸送大批務工人員。使洛川蘋果不但富了洛川,內蒙古洋芋和辣椒富了內蒙古,同時也讓王莊村民外出務工掙到了一筆可觀收入,男工月薪創收上萬元,女工月薪五六千元。
王莊村兩委會和街辦包村領導以及縣委辦駐村工作隊這一成功的嘗試,讓村民通過季節性短期務工實現了穩定增收,達到了防疫創收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