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汪輝潘朝成)今年以來,山陽縣法官鎮通過抓機制、抓規劃、抓陣地、抓培育強化鄉風文明建設,不斷助推鄉村振興。
在抓鄉風文明機制上,法官鎮充分引導黨員干部、網格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對脫貧成果鞏固、疫情防控、防汛防滑等工作隨時進行調度,準確掌握一線工作情況,為科學合理決策提供堅實依據。修訂和完善村規民約,鼓勵以民風帶家風、以家風促民風。完善村民議事會、村務監督會等自治制度,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凡村上重大事項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都要規范透明,并接受群眾監督,激發社會治理活力。
在抓鄉風文明規劃上,法官鎮將鄉風文明建設與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生態文明、鄉村治理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依托秦嶺原鄉3A級景區優勢,充分挖掘梯田風貌農耕文化、躍進渠紅色文化、茶葉文化、千畝荷塘文化、張法官道醫文化“五大文化”,引導群眾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
在抓鄉風文明陣地上,法官鎮成立鎮、村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成月亮灣茶莊惠民演出文化基地、兩岔口村水雜果栽培技術培訓基地、荷花園移民小區婦女兒童之家等5處文明實踐基地,開辦新農民大課堂,組建文藝宣傳小分隊,潛移默化對村民進行鄉風文明教育。組建政策宣講、文化旅游、助殘敬老、矛盾調解、森林保護、農業技術、婦女兒童等10支特色志愿服務隊,引導群眾追求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抓鄉風文明培育上,法官鎮每季度開展“好公婆”“好兒媳”“十星級文明戶”“五美庭院”等典型評選,挖掘身邊好人和凡人善舉。大力引導群眾破除紅白喜事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弘揚新風正氣、倡導鄉風文明。引導“返鄉企業家”“農村鄉賢”“致富能手”等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聘請老干部、老黨員和熱心群眾成立監督委員會,充分發揮鄉賢帶動作用,負責督促相關制度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