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程 美
金秋時節,走進山陽縣西照川鎮黃泥河村,滿眼盡是豐收的景象:瓜果日漸成熟,玉米籽粒飽滿,蜜蜂正忙著采蜜……好一幅豐收的畫卷。比那畫卷更打動人的,還屬蜂農們臉上洋溢著的豐收的喜悅。
“村上給我發了5箱中華蜂,我自己又增加了5箱,門前面那一大片瓜蔞地里開的花就是上好的蜜源,割的蜜都是真正純天然的土蜂蜜,光是上半年就賣了4000多塊錢,既不耽誤干農活,又能在家門口有收入。”該村黃泥河組傅耀永高興地說道。
據了解,西照川鎮黃泥村發展中華蜂養殖產業,除了依賴于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外,還得益于前期引進發展的300畝瓜蔞產業。今年年初,該鎮結合石佛和照川片區土地平坦且集中連片、土質肥沃疏松且光照充足的實際情況,按照“支部引領、主體經營、選準產業、帶農增收”的工作思路,借助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的有利時機,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外省農業企業到黃泥河村、碾子坪村投資瓜蔞產業項目。
考慮到瓜蔞自然授粉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坐瓜率和結實率不高等問題,西照川鎮巧妙引導瓜蔞產業基地周邊群眾在自家庭院養殖中華蜂,在破解發展難題的同時利用庭院經濟實現增收,可謂是一舉雙贏。
在瓜蔞花期時節,鎮、村共同出資免費為在家有養蜂意愿的群眾每戶發放5箱種蜂,并邀請山陽縣養蜂專業技術人員向蜂農進行現場授課和技術指導,長期聘請1名技術人員后續持續跟蹤服務管理,為打造品質優良、綠色純正的本土蜂蜜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蜜蜂采蜜、授粉,有效提高了瓜蔞的坐果率,對比沒有蜜蜂授粉的瓜蔞每畝地可增收20%以上,瓜農和蜂農實現雙向受益,持續推動以庭院經濟為基礎的“五小”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西照川鎮負責人介紹,自今年6月份實施“種瓜引蜂”戰略以來,全鎮已發展“瓜蔞+中華蜂養殖”庭院經濟示范戶62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不僅讓群眾提高了收入,還讓農家小院變得更加整齊漂亮,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下一步,鎮上將通過樹立典型、以戶帶戶、以點帶面的方式,引導更多在家群眾敢嘗試、能發展、穩收益,讓“方寸地”也能融入大格局、做成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