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瀟 張鵬
“我們村上在2020年的時候就發展了300多畝粉防己,去年達到豐產期,畝產在500公斤左右,每公斤能賣到44元,效益還行,所以村上今年又新種植了300畝。”商南縣趙川鎮石堰河村黨支部書記黃全勇介紹道。
走在趙川鎮石堰河村鄉間的小路上,遠遠望去,田間地頭人頭攢動,忙碌的村民正將一株株粉防己種苗栽入起好的田壟上,他們或辛勤勞作或交流栽種心得,看似喧鬧的勞作,給這偏遠的山村帶來了豐收的希望。
“我現在歲數有點大,身體也不太好,出門打工都沒哪個廠子敢要咯。聽村上說來中藥材基地干活有工資發,我就趕緊報了個名。”正在栽苗的王風琴說道,提到收入情況,她又說:“現在每天能掙100元錢,過段時間這里還要搭架子、蓋絲網,還有除草等都需要人來干活,我這一年下來差不多能掙六七千元錢哩,在家門口可以掙這么多錢,家里活也沒有丟下,這種好事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據了解,粉防己是防己科千金藤屬草質藤本植物,屬于常用中藥材,主要以根、果實入藥,具有消腫、止痛、祛風、利尿等功效,用于治療風疹、水腫、風濕痹痛、瘡毒等疾病,對高血壓也有一定的療效。
黃全勇說:“粉防己種植起來不太麻煩,適時除草、施肥,就會有不錯的收成。我們村上發展這個產業,一方面是考慮到這邊氣候環境比較適合;另一方面,我們村比較偏遠,本地務工機會少,再加上村上的留守人員比較多,想通過發展這個產業,帶動留守的以及經濟條件不太好的群眾增加一些收入,給他們生活增加一點保障。”
石堰河村有耕地面積1207.4畝,山林面積24456畝,山坡地域廣,光照均勻,氣候濕潤,適合中藥材的種植。2020年,村“兩委”經多方考察和征求村民意見,決定引進中藥材粉防己種植產業。村上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與陜西華陽盛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入駐協議,由企業自籌資金280萬元,村集體申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0萬元共同發展粉防己藥材種植項目。經村“兩委”、群眾及企業三方商議后,確定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推動產業落地發展。目前,全村粉防己中藥材產業能夠帶動本村剩余勞動力60多人,通過脫貧戶分紅、土地流轉等方式,實現人均年增收2200元以上,村集體經濟單項增收4萬多元。
石堰河村粉防己種植只是趙川鎮積極發展富農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趙川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依托豐富山地及氣候資源優勢,大力培育“藥畜漁菌”鎮域主導產業體系,其中在石堰河、店坊河等商鄖路沿線村形成了以粉防己、瓜蔞子等為主導的中藥材產業帶,為當地集體經濟及群眾增收起到了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