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去年以來,商南縣扎實推進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建設,推進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建設、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造、農業管理服務數字化轉型,加快智慧農業技術創新,全面加快數字農業發展。
商南縣依托農業補貼發放、農業投入品監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等國、省、市農業農村數據系統平臺,健全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數據。利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登記、高標準農田上圖入庫、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等數據,完善農村經濟、農業基礎、農業生產等基礎數據庫。依托全省農村宅基地數據庫,充分利用土地調查、衛星遙感等數據信息,結合房地一體的宅基地使用確權登記頒證、農村宅基地和農房利用現狀等資料,健全農村宅基地數據庫,推動產權流轉交易數字化管理。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數據庫為基礎,不斷完善永久基本農田自然資源調整監察和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庫建設。加快推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衛星遙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深度應用,打造商南縣農業農村地理空間數據“一張圖”。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建設,持續實施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開展自動化、無人化農業智能裝備的應用,推動傳統農機設備和生產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實施智能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精準化作業,建立高標準農田,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實時監控、精準管理、遠程控制和智能決策,推進種植業信息化、畜牧業智能化、漁業智慧化、質量安全管控全程化。
商南縣完善“三農”信息服務,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通過門戶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多渠道信息服務模式,綜合運用網絡、視頻和移動互聯手段,加大農業政策法規、市場動態、專家咨詢、農技普及、農業氣象、農村黨建、鄉村民風、鄉村民生等惠農信息服務。多渠道開展農業技術服務指導,鼓勵農業專家通過微信群、抖音直播等方式為農民解決生產難題。完善商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態監管平臺功能,通過物聯網技術對重點農業企業的生產、加工、儲運等關鍵環節實施有效監管,構建“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溯源制度機制,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推進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構建全產業鏈的農產品信息化標準體系。建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進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信息化監管,探索建立追溯管理、風險預警與應急召回聯動機制。
同時,商南縣加快推進5G和物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的融合發展。開展智慧農業應用示范基地創建工作,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融合創新。結合各鎮(街道)農業重點產業領域,重點推廣數字農業領域基礎技術、通用技術。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農業資源監測、質量安全溯源等方面的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