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宋林佩)今年以來,商南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統籌整合資源,強化銜接聯動,探索“1+N+5”模式推進“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建設,努力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建設“一個中心”,搭建多元解紛新體系。今年8月,商南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建成并實體化運行,設置1個綜合服務大廳,開設13個常態化服務窗口,采取信訪、政法和行政部門聯動的方式,實行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實現群眾“進一扇門、解萬般事”。加快推進鎮辦、村(社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建設,鎮辦依托綜治中心、信訪大廳、司法所和便民服務中心設立“一站式”多元化解中心,在鎮辦黨(工)委和政府統一領導協調下,做好矛盾糾紛排查、研判、化解等工作;村(社區)依托綜治中心,整合村(社區)調委會、“三官一律”工作室、專業合作社及行業協會等力量,方便群眾就近表達訴求、化解糾紛。同時,積極搭建“個人品牌室—村(社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解室—鎮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四級平臺,分層分類及時妥善化解處置各類矛盾糾紛,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辦、難事不出縣區、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標。
匯聚“N方力量”,構建多元解紛新格局。商南縣推行縣綜治中心、信訪接待中心、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三合一”建設,打通信息共享、處置協調、力量運用“腸梗阻”,構建“窗口接訪、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全鏈條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成立交通事故、醫患糾紛、勞動爭議等9支重點行業性和專業性調解隊伍,組建人民調解專家庫,選聘78名人民調解員,采取常駐、輪駐、約駐、云駐的方式,聯合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該中心優化資源配置,將縣上148法律服務所整體遷入,接入陜西省信訪信息系統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實行“線下+線上”多路徑高效聯動,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著力提高防范化解社會風險和基層社會治理能力。
實行“五調聯動”,探索多元解紛新路徑。商南縣堅持把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推動群眾訴求依法理性表達,合法權益依法有效維護,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政法統籌協調優勢,推動法院多元解紛對接中心、12309檢察服務中心、警調對接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進駐“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實現紀調對接、訴調對接、檢調對接、警調對接、援調對接“五調聯動”,在法治框架內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實行訴訟與調解有機結合,縣法院在“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設置多元解紛對接中心,設有1個訴調對接室、2個訴調團隊調解室、1個矛盾糾紛研判中心、1個審判庭,建立以員額法官為主、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為輔的一站式訴訟服務隊伍,實現“訴前分流、收案調解、司法確認或轉入訴訟程序”訴調雙向銜接,力爭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成訴、成訪之前,把“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打造成為民解憂“終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