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何坤洲 代緒剛)商南縣持續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高質量推動城鄉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縣上健全完善組織領導、政策保障、社會參與“三個體系”,保障殘疾人工作持續發展。健全組織領導體系,調整充實縣級殘疾人工作領導機構,落實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增加縣殘疾人服務中心編制,聘用鎮村殘疾人組織專職委員,大力發展村級協會組織,落實鎮村殘聯專委待遇,形成縣、部門、鎮辦、村(社區)四級工作網絡。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堅持每年為殘疾人辦好10件實事,制定出臺《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落實殘疾人基本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工作方案》《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管理暫行辦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方案》等,形成了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為重點的政策保障體系。建立社會參與體系,創新實施“陜亮家園”建設,帶動殘疾人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教育、康復、托養、醫療、文化等工作。
針對偏遠山區、居住分散的貧困重度殘疾人,縣上實施“居家安養”,為殘疾人提供短期照料、器具配送、按摩理療、家電維修等服務;針對城區行動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半失能殘疾老人,實施“日間照料”,組建專業服務隊伍,實行24小時輪班制度,城區300多名殘疾老人享受到了病員護理、生活照料、衛生保潔、按摩理療、康復訓練等優質服務。針對需要專人護理、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重度精神、智力殘疾人,實施“集中托養”,主要依托殘疾人托養中心、福利院、老年護理院、老年公寓、鎮辦敬老院,每年集中托養精神病殘疾人、智力殘疾人和老年殘疾人1600多人。
縣上深入實施“三項行動”,針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實施轉介服務和康復知識宣傳行動。每年為4000多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宣傳和轉介工作,印制《殘疾人康復服務手冊》1萬冊免費發放,殘疾人康復服務率達到90%,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針對有輔具需求的重度殘疾人,實施輔具配發行動。積極爭取省、市支持,建成縣殘疾人輔具適配服務中心,推進殘疾人綜合服務模式研究探索工作。已免費為3000多名重度殘疾人配發輔具4000多件,為200多名聽力殘疾人配發助聽器,為100多名肢體殘疾人安裝假肢,殘疾人輔具適配達到全覆蓋、全免費。針對精神病殘疾人和重度殘疾兒童,實施上門服務行動。已為近100名重度殘疾兒童提供免費上門康復服務,為900多名精神病殘疾人免費送藥上門。
為進一步探索服務殘疾人新模式,商南縣率先在全省實施“陜亮家園”項目,“陜亮家園”職業培訓學校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建有多媒體培訓教室5個、多功能大廳1個,可同時容納200人進行培訓。通過“政府+企業+殘疾人+社會”模式,聚力打造“康養結合、教培一體、文娛匯聚、就業創業賦能、線上線下融合”的集殘疾人就業、創業及綜合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園區。已建成綜合服務園區主體建筑樓房兩棟、面積1.32萬平方米,已建成適宜殘疾人就業的藤編制作車間、塑編車間,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100個,目前,已安排在托養中心康復后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50多人就業,人均月收入達6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