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蕊 廖偉旭
“您好,請您出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掃一下二維碼。”連日來,在商南縣312國道省界桑樹疫情防控監測點上,志愿者張玉清忙碌著引導進出人員做好疫情防護措施。
33歲的張玉清是商南縣富水鎮桑樹村四組村民,自2021年8月以來,她自愿在商南縣312國道省界桑樹疫情防控健康監測點開展志愿服務,每天為過往人員和車輛做好體溫監測、車輛登記、數據錄入等工作,累計服務時長900多小時、登記車輛2000多輛、錄入信息1.8萬多條。
“國家有啥惠農優惠政策我都享受了,家里也沒啥其他事情了。這不,政府需要咱,咱也想為國家做點事,就志愿到疫情防控點來了。”當問到她為何要成為一名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的時候,她說:“當初村上因為人手不夠,而桑樹疫情防控監測點又是商洛的東大門,外防輸入任務重,村上問有誰愿意到卡點執勤時,我就主動報了名。”
說話間隙,張玉清掃了一眼一位過往人員出示的核酸檢測結果說:“師傅,不好意思,麻煩你給我們出示下電子版結果,不要截圖。”
這位師傅說:“我年齡大了,找不到,就是早上做的,然后讓人家幫忙拍了張照片存著在,你們看這個就行。”
張玉清說:“師傅,你這個核酸檢測是在哪個醫院做的?現在通過國務院客戶端都能查出來48小時的結果,麻煩你給我報下你的身份證號碼,我幫你查。”
師傅說:“就你們這里最麻煩,在其他地方看一下就放行了。”
“師傅,你這個檢測報告在我們這里過不了,為了保護您也是為了保護我們大家,建議你要么在我們這里采樣后等結果出來再走,要么就原路返回……”張玉清說。
312國道桑樹疫情防控監測點日均過往車輛300多輛,有部分過往人員投機取巧將別人的核酸檢測結果改成自己的,或是借用他人行程碼的,或是網上合成一個,想在卡點蒙混過關,但被張玉清和工作人員及時發現。
大家都笑稱張玉清在卡點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她卻靦腆地笑著說:“哪有,就是多一點認真而已,這樣才能更好地守護我們大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