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不斷激發縣域經濟發展,全力打造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活力的新高地。
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能放則放的原則,依法依規下放行政許可權限,減少行政審批層級,實現管理重心下移。持續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完善“一單兩庫一細則”,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全部審批事項線上申報和審批。深入開展行政審批領域“效能革命”,積極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和讓群眾“最多跑一次”。進一步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探索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精簡群眾辦事創業的各類證明和蓋章環節,構建符合基層政權定位、適應城鎮化發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體制。
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認真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緊盯企業開辦注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不動產登記等關鍵指標,推進減環節、壓時間、降成本,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創業。繼續堅持問題導向,在規范中介服務、規范涉企收費、誠信體系建設、優化便民服務、促進政策落地落實等方面再見成效。認真開展營商環境監測評價工作,嚴格落實《商洛市損害營商環境責任追究辦法》,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嚴格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把民營經濟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在項目策劃、資金籌措、研發投入、設備購置、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取消沒有法定依據的審批、投資限制和技術性審查,放寬民營資本投資領域,促進民間資本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實施“五上企業”培育工程和重點產業龍頭企業培育“倍增”計劃,建立民營企業成長培育庫,支持中小微企業“微升小”“小進規”“規改股”“規上市”。嚴格落實“五上”企業培育3年行動計劃,力爭每年至少新增“五上企業”9家,新培育納稅過2000萬元企業1家、過1000萬元企業2家。處理好“育苗”和“造林”的關系,大力培育壯大個體工商戶,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夯實縣域經濟發展基礎。鼓勵高校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支持個體工商戶依法申請商標注冊和商標保護,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為規上企業,建立上市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對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項目和資金支持,對認定的“瞪羚企業”提供一定額度免息周轉資金,對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成功上市、實現融資的企業,落實省市獎勵政策。支持縣域工業集中區、雙創基地、孵化基地等各類開發區和各類投資人創辦創業創新基地建設。積極引進央企、省屬國企投資清潔能源化工、新(型)材料、軍民融合、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等重點產業領域,力爭每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不少于10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