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千方百計克服疫情不利影響,著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加大優良品種選育推廣力度,完善農田水利設施,新建3萬畝高標準農田,抓好草地貪夜蛾、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害防控,推廣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服務模式,完善糧食生產補貼政策,穩定糧食面積16萬畝、產量3萬噸,擴大茶葉、狝猴桃等優勢農產品出口規模。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扶持生豬生產政策措施,力爭2020年年底前生豬出欄19.5萬頭,存欄14.4萬頭。
深入推進現代特色農業“5+X”工程。持續優化茶葉產業品種結構,改造提升老舊茶園,不斷提高茶產業規模和效益。加快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拓寬食用菌產業種植類型,2020年全縣年種植代料香菇1億袋,種植珍稀菌類羊肚菌500畝,啟動代料木耳標準化基地建設,力爭種植代料木耳5萬袋以上。加快推進狝猴桃“東擴南移”,目前全縣狝猴桃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
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豐聯、佳億德等龍頭企業農產品物流骨干網絡和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在富水等重要流通節點鎮和優勢農產品產區,培育農特產品批發市場。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健全農業品牌建設機制,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快推進商南茶葉品牌整合,堅持以西安市場為中心,同步向西北市場拓展。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民增收能力。推行“支部+五聯”模式,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超過總數的60%。推進農村創新創業升級,實施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增強對農戶的承載帶動能力。大力推動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全年轉移就業5.5萬人以上,經濟收入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