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2019年4月23日,陜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姜鋒深入走訪調研商南縣青山鎮花園村集體經濟、特色種養業,青山社區工廠,充分肯定了該鎮的特色產業。7月23日,全市就業扶貧現場觀摩會在青山鎮召開,該鎮村級勞務合作組織工作為全市創造了“青山經驗·商南模式”。8月9日,全市“黨旗引領脫貧路”黨建觀摩會在青山鎮召開,調研該鎮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工作……一系列的經驗被推廣,2019年商南縣青山鎮脫貧攻堅工作繼續蹄疾步穩、壓實推進!
村級勞務合作組織為務工群眾建起“根據地”
對于青山這個勞務輸出大鎮,群眾找工難是一大難題,尤其是貧困戶就業信息更加閉塞。而對于當地的合作社、企業以及溧水支援企業招工難也是制約脫貧攻堅工作的“中梗塞”。該鎮書記相林多次走訪調研后,開出一劑良方——在青山社區試點建立“村級勞務合作組織”,合作組織由社區牽頭,發動建筑老板謝濤成立“建筑服務工作隊”,由社區干部劉端華建立“產業務工工作隊”,家庭包席老板李澤水成立“餐飲服務工作隊”,社區干部張四新成立“家政服務工作隊”,由社區組織村組干部分片入戶宣傳動員,各勞動力根據自身意愿情況選擇加入,一下子輻射吸收230名勞動力,其中貧困戶56人。合作社招工不難了,建筑工作隊老板謝濤說道:“以前家門口的活找不到人,還要從外地高價招人,現在人多了我也可以做大一點的活了。”一粒子盤活一盤棋,趁熱打鐵在全鎮鋪開,成立了12個勞務工作隊,涵蓋全鎮890民富余勞動力,帶動貧困戶326人,全鎮有組織務工化程度從過去的12%提高到95%。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通過此項措施,成功吸引力南京開平玩具廠、北京蒂娜絲床墊、紅都服裝廠等一批企業前來設點辦廠,小鎮第三產業悄然興起。7月23日,武文罡市長帶領7縣1區副書記、常務副縣長到該鎮學習推廣村級勞務合作組織經驗。
特色種養業成為群眾脫貧致富“金鑰匙”
今年以來,青山鎮圍繞“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目標,秉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理念,緊盯市場動態,依托資源稟賦和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狝猴桃、白茶、食用菌、錦絲蛇、肉兔等特色種養業。在花園、吉亭、草薦、新廟四個村新增高端狝猴桃1200畝,建成狝猴桃產業帶。在花園、新廟、青山社區三個村新發展黃金芽、安吉白茶、秦嶺紅等高端茶葉2000畝。在青山社區三元溝建設10萬條錦絲蛇養殖基地。在草薦村新上欄肉兔2棚10萬只。正是因為這種差異化思路,加之良好的市場行情,鎮上的肉兔產業已經成為了全縣的“王牌”產業,每月出欄5萬只產值400萬元。錦絲蛇基地已完成種苗孵化,香菇產業產銷兩旺,帶動菇農戶均增收8000元。狝猴桃基地、茶葉基地帶動務工600余人,戶均增收3000元。全鎮脫貧產業輻射帶動495戶,戶均增收3500元,成為群眾脫貧致富“金鑰匙”。4月23日,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姜鋒調研該鎮花園村奶白茶基地、狝猴桃基地時對該鎮發展特色種養殖的思路予以肯定。
黨建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唱響脫貧“交響曲”
為了強化黨建對脫貧攻堅的引領作用,鎮上積極推進“黨旗引領脫貧路”主題活動,注重培育“頭雁效應”,通過建強班子,設立“黨員示范戶”,建立“黨員網格長”等活動使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讓老黨員發揮余熱站起來,馬蹄店村老支書安有福、花園村老監委會主任崔達所等一批老干部被村上重新返聘擔任互助資金理事長,使互助資金成為群眾家門口的“土銀行”。讓年輕黨員找到人生價值動起來,評選養豬能手趙富強擔任“黨員示范戶”和“黨員網格長”帶動草薦村響潭溝20戶群眾發展養豬,一起做大做強養豬產業。讓年富力強黨員踐行社會責任干起來,率先啟動支書村長“一肩挑”,公開選拔6名敢于擔當、有思路、有想法的村支書,并在各村篩選了8名高校畢業生擔任村文書,加強了各村脫貧攻堅業務工作,唱響脫貧“交響曲”8月9日全市“黨旗引領脫貧路”黨建觀摩會在該鎮召開,調研該鎮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工作。
一連串的舉措使青山鎮脫貧工作更扎實、成果更真實,全鎮今年又有120戶155人高質量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44%,是全縣貧困發生率最低的鄉鎮,貧困戶戶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