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楊 斌 王龍龍)近年來,洛南縣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和“紅色引擎”,扛牢政治責任,筑牢攻堅堡壘,以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引領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強化政治引領,培育鄉村振興“主力軍”。洛南縣按照縣級普遍培訓、鎮辦兜底培訓、部門行業培訓的方式,以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為主要內容,全面開展系統化、精細化、專業化教育培訓,通過上好“理論學習課、學習分享課、經驗介紹課、現場教學課、交流共鳴課、專業提升課”六堂課,著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鄉村干部隊伍。
強化隊伍引領,淬煉鄉村振興“排頭兵”。出臺《洛南縣“三項機制”實施辦法》《洛南縣脫貧攻堅考核成果運用辦法》等制度,注重選拔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黨的建設等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中敢于擔當、表現突出的優秀干部,樹立憑實績用干部的鮮明導向。持續開展先進黨支部幫帶后進黨支部的“1+1”幫帶活動,推行“六聯共建”模式,實施村村幫建、村社聯建、村企共建、小村合建、龍頭領建、機關援建黨組織122個。
夯實基層根基,強化鄉村振興“主陣地”。縣上指導鎮辦通過周例會、院落會、黨員大會,觀看遠程教育片等多途徑加強村(社區)“兩委”干部教育培訓。嚴格村級活動場所“落地下墻”,對全縣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范掛牌情況進行督導,發現并及時解決問題,對部分掛牌不規范及牌匾清理不及時的村(社區)進行通報。創新“42211”分配機制,推行村干部收益與村級集體經濟掛鉤,全縣247個村(社區)全面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累計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積累2300多萬元,16個鎮辦53個村實現集體經濟與村干部收益掛鉤。
強化組織引領,筑牢鄉村振興“橋頭堡”。洛南縣創新建立“月推介、季觀摩、年考評”工作推進機制,舉辦“頭雁帶富領飛”“駐村興農帶富領飛”擂臺賽,為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建立“駐村興農”工作臺賬,為村級黨組織書記建立“頭雁帶富領飛”臺賬。建立在職村(社區)干部“三險兩補貼一體檢”保障制度,對符合條件的1363名在職村(社區)干部由財政統一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身意外保險、工齡補貼,進行學歷提升補貼及健康體檢,提升村級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
強化人才引領,壯大鄉村振興“智力源”。縣上建立人才引進和招聘急需緊缺專業人才需求目錄,采取“引考招聘”等辦法,引進碩士研究生。實施農村基層人才振興計劃、“三支一扶”、特崗教師等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項目和基層緊缺人才補充計劃。聚焦全縣8條重點產業鏈、特色產業等領域,柔性引進急需緊缺專家人才201名。依托市農科所、商洛職業技術學院和縣農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培訓高素質職業農民297人。加大人才工作示范點創建力度,創建縣級人才示范點8個、市級人才示范點2個,規范建設人才服務陣地,切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