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鄭斐 楊丹
11月11日,洛南縣“網格化+廉勤監督員”監督管理平臺收到一條信息:王嶺村王溝口水管老化漏水嚴重,影響大家正常用水。因事關群眾生活,縣紀委監委在平臺上把這個問題標注為“紅色預警”信號。收到信息后,高耀鎮紀委立即實地核查,針對王嶺村自來水管道后期維護不到位問題,督促村“兩委”立即解決。
“現在有問題、有意見,拿出手機就能直接反映到縣紀委監委監督平臺上。”11月25日,王嶺村村民張萬明說,“這真是把‘舉報箱’裝到咱群眾的‘口袋’里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石門鎮紀委書記苗亞娜說,“‘一鍵反映’簡化了舉報程序,拓展了舉報范圍,既方便又快捷,讓小問題快解決、小矛盾速化解,把問題解決在田間地頭。”
為探索基層監督新路徑,今年5月,洛南縣紀委監委引入大數據和信息化技術,創新建立了集信息公開、問題辦理、監督預警、數據分析為一體的“網格化+廉勤監督員”監督管理平臺,形成廉勤監督員“線下監督”與平臺“線上管理”融為一體的基層監督體系。
據了解,該平臺公布了村級41項權力清單,定期公開公示13類40項惠民惠農政策落實情況、村級“三資”管理及“三務”公開事項等,讓基層干部能夠精準“按單履職”,廉勤監督員可以“照權監督”。群眾發現問題或干部違規違紀行為,隨時可以“一鍵反映”,智能化監管村級“小微權力”。
“現在不用跑路了。這個碼一掃,有啥問題都能反映,而且還能查詢到辦理進度和結果。”景村鎮常灣村廉勤監督員陳爭爭拿著手機,挨家挨戶教群眾如何“一鍵反映”。
“各鎮錄入的各村廉勤監督員收集的問題,我們都實時掌握,能即時賦予預警級別并督促辦理。”洛南縣紀委監委黨風室主任雷曉峰介紹,“我們建立了受理、轉辦、督辦、評價、問責閉環運行機制,實現了群眾反映一鍵通達、過程可追蹤、結果可查詢。”
截至目前,“網格化+廉勤監督員”平臺累計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134件,辦結率達95.47%;共收集處置問題線索85件,立案查處漠視群眾利益、履職不力及“微腐敗”問題10件10人,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30人;指導推進鎮村完善工作制度和行權流程46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洛南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偉說,“我們把廉勤監督日常‘線下監督’與群眾實時‘線上監督’有機結合,實現全天候廉勤監督,筑牢了基層干部拒腐防變的立體防御體系,為基層監督與基層治理有效銜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