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溝口水管老化漏水嚴重,影響大家正常用水。”近日,洛南縣“網格化+廉勤監督員”監督管理平臺收到一條群眾反饋問題。
因事關群眾生活,該縣紀委監委在平臺對該問題標注“紅色預警”信號后,高耀鎮紀委立即開展實地核查,針對洛南縣王嶺村自來水管道后期維護不到位問題,立馬督促村“兩委”及時解決了群眾難題。
將“舉報箱”裝進群眾口袋。為積極探索基層監督新路徑,洛南縣紀委監委引入大數據和信息化技術,創新建立了集信息公開、問題辦理、監督預警、數據分析為一體的“網格化+廉勤監督員”監督管理平臺,形成了廉勤監督員“線下監督”與平臺“線上管理”融為一體的基層監督體系。
“現在不用跑路了,這個碼一掃有什么問題都能反映,而且還能查詢到辦理進度和結果。”景村鎮常灣村廉勤監督員陳爭爭拿著手機挨家挨戶教群眾學會“一鍵舉報”。
智能化監管村級“小微權力”是該平臺的一大特色。平臺公布了村級41項權力清單,定期公示13類40項惠民惠農政策落實情況,村級“三資”管理、“三務”公開事項以及各鎮村每月量身定制的廉勤監督清單及流程圖,基層干部能夠精準“按單履職”,廉勤監督員可以“照權監督”,群眾發現問題或干部違規違紀行為隨時可以進行一鍵舉報。
“一鍵舉報程序便利了群眾監督,打消了群眾的顧慮,拓寬了監督人的范圍,打破了受理時間的限制,將群眾訴求及時解決在屬地最小網格內,我們工作省力不少。”永豐鎮紀委書記楊鋼說。
“各鎮錄入的各村廉勤監督員收集的問題我們都能時時掌握,即刻賦予預警級別督促辦理。”洛南縣紀委監委黨風室主任雷曉峰介紹,“我們建立了受理、轉辦、督辦、評價、問責閉環運行機制,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實現了群眾反映一鍵通達、過程可追蹤、結果可查詢。”
據悉,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900件,辦結率達96.25%,共收集處置問題線索82件,立案查處漠視群眾利益、履職不力以及“微腐敗”問題10件10人,第一種形態處理30人,指導推進鎮村完善工作制度和行權流程46個。
洛南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廉勤監督日常線下監督與群眾實時線上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廉勤監督全天候在線,筑牢了基層干部拒腐防變的立體防御體系,必將為基層監督與基層治理進行有效銜接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本報通訊員 楊丹 王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