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張 奇 洪 艷 記者 李小龍
烤煙葉成為增收致富的“黃金葉”
景村鎮八一村惠民烤煙種植合作社組織人員采摘煙葉(本報記者 楊 鑫 攝)
整理烤好的煙葉
采摘煙葉
時下,正值烤煙收獲的季節,在洛南縣各個烤煙種植基地里,煙農紛紛搶抓農時,采收煙葉,到處一片繁忙景象。
在古城鎮烤煙種植基地,萬畝煙田氣勢恢宏,一行行煙葉隨風起浪,綠意盎然,成為一道別致的風景。
種植大戶李樹民正穿梭在煙田里采摘煙葉,縣上煙草部門組織了采收隊,幫他采摘、捆綁、運送、裝車,一片片金燦燦的烤煙葉成了他增收致富的“黃金葉”。
“靠山吃山,靠川吃川,今年是我種烤煙的第九個年頭了,種了100多畝地,看情況能掙30多萬元。”李樹民一邊采摘煙葉一邊高興地說:“就是這兩天這人工太緊缺了,好在縣上組織了采收隊,誰家需要,一個電話人就來了,方便得很。”
8月份以來,烤煙陸續進入煙葉采摘烘烤階段,洛南縣圍繞“減工降本、提質增效、多元發展、促農增收”的工作思路,組織30多人的采收隊,幫助農戶采摘,免費為農戶發放農具,加快采收進度。
烤煙豐收,收購點也是人潮涌動。在景村鎮惠農煙葉專業合作社,送貨的煙農絡繹不絕,煙葉排得滿滿當當,烤房邊隨處可見煙農分揀、編桿、進爐、烘烤的忙碌身影。
“今年我種了52畝,能掙10多萬塊錢吧。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個好項目,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我們煙農都把錢掙了。”景村鎮八一村村民李養民一邊交貨,旁邊的技術員一邊指導他按等級分類煙葉,教他烘烤技術,烤好后合作社就地回收。
惠農煙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亞斌告訴記者:“合作社把人員組織起來,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減小種煙的成本,使得煙農的畝產值增加了。”
烤煙集中烘烤定點收購是今年洛南縣為提高農戶收入實施的新辦法。另外,還為煙農安裝了智能煙葉清潔系統等新設備,這是陜西省首個煙葉清潔系統,該設備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來加熱烘烤煙葉,低碳環保,讓烤煙真正成為綠色生態農業。
“煙農烘烤一爐煙大概需要1500塊錢,但用我們的新設備,費用能降低50%以上,而且還實現了零排放。”浙江聚宏德儲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雪純介紹。
“金葉子”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多年來,洛南縣以“科技促農增收”為核心,以合作社建設為平臺,通過“黨組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不斷加大烤煙產業扶持力度,在煙葉種植、管理、采摘各個環節做好技術指導服務,積極幫助煙農解決問題和困難,全面促進烤煙產業提質增效,確保煙農獲得最大收益。
洛南煙草公司副經理黃金輝介紹:“我們建立了烘烤工廠和育苗工廠,來解決用工設備的問題;組建了專業化的服務隊,來解決煙農的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通過這么多年的經驗積累,我們完善了品種、栽培、施肥等相關的一套技術體系,來保證煙農效益。”
如今,洛南烤煙產業種植規模發展到7萬畝,居全省第一,覆蓋16個鄉鎮110個村、種植戶2500戶,年產量16萬擔以上,年產值2.3億元以上,發展煙葉合作社15個,成為4萬多名農戶增收和推動鄉村振興的穩定產業。
下一步,洛南縣將重點通過撂荒地的開發和整理,實現烤煙的規模化種植,并進一步提高烤煙的種植技術水平,提升烤煙的畝產值。同時,還將建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點,積極創建全國農機農藝融合烤煙示范縣,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