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縣長 林錄印
作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區縣份和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涵養地,柞水縣的經濟發展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循環經濟的發展之路,在破解發展與環境保護雙重難題中,繼續保持經濟的快速發展勢頭,努力推進率先突破發展。
一要著眼生態立縣,堅定循環經濟發展理念。要在不斷深化縣情認識的基礎上,繼續堅持生態立縣、循環發展的理念和產業興縣、工業強縣的發展方略和生態強、經濟強、社會管理強的發展定位,圍繞一個目標攬全局、兩大工業立支柱、三大產業為主導、四大項目促增收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加快建設“一區三基地”(西安第二生活區、鋼鐵及有色金屬材料基地、中藥材生產加工基地、綠色農產品基地),實現與關天經濟區的有機對接和融合。要圍繞落實《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的決定》和《加快培育壯大循環經濟產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柞水縣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規劃》,把發展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取向,堅定不移地擴城興園強龍頭,打造經濟核心區,推動縣域經濟循環發展。在循環經濟的推進手段上,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主體的原則,把長期戰略目標和近期工作重點結合起來,把社會整體推進和重點領域突破結合起來,把試點示范與循環產業體系建設結合起來,通過土地、財政、稅收等政策導向不斷完善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在循環經濟產業發展上,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形成具有柞水地域特色、產業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體系。
二要立足突破發展,精心打造循環經濟核心區。推進礦產業的循環發展是我縣發展循環經濟的重中之重。我們要依托小嶺區域內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大西溝鐵礦、陜西銀礦等礦產龍頭企業,堅持大產業構建、大企業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的方向,集全縣之力規劃建設引領全縣循環經濟發展的小嶺循環經濟工業區,力爭到2020年把小嶺循環經濟工業區基本建成全省一流的循環工業經濟示范區、“關中—天水經濟區”中最具活力之一的經濟板塊和帶動柞水經濟率先突破發展的核心區,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優勢的陜西現代鋼鐵和有色金屬材料基地。在小嶺循環經濟工業區的功能分區上,我們要堅持以大西溝礦鋼一體化為核心,以鐵、銀、銅等優勢資源為依托,突出抓好鐵礦采選及深加工、銀銅深加工產業鏈、尾礦綜合利用產業鏈、水循環四個循環產業鏈建設,盡快形成循環發展、鏈條延伸、產業互動、關聯配套的格局。要重點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利稅、污染小、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的精深加工項目,加快推進我縣冶金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努力走出一條具有競爭優勢的工業產業發展之路。要以減量化、無害化綜合利用為目標,對高層次尾礦重點進行微晶玻璃、陶瓷和水泥等方面的研究和利用,對低層次的尾礦重點進行礦山回采充填、還田復耕、造林綠化、建筑用材、土地改良等方面的綜合利用,并在此基礎上,大力推廣無尾礦、少尾礦工藝,最終實現無尾礦生產的最高目標。要重點建設“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回用”的閉環式水資源循環系統,主要用于工業冷卻水、農業灌溉、居民區綠化以及部分市政用水等領域。
三要彰顯擴張效應,著力培育循環經濟引領工程。在精心打造循環經濟核心區的同時,我們還要在全縣范圍內分層次、有重點地推進五大循環經濟引領工程,不斷彰顯和擴大生態發展、循化發展的成果:一是清潔生產推廣工程。認真貫徹《清潔生產促進法》,堅持以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為標準,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有步驟地對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對污染物超標排放和使用有害原料的企業,強制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二是工業園區生態化改造工程。要按照產業生態鏈的內在要求,科學篩選和確定入園企業和項目,使各企業之間形成閉環型資源循環利用的產業鏈。要完善工業園區內污水管網,提高除污能力,協調落實中水回用工程,不斷探索工業節水新路子。要嚴格按照土地利用“雙控”指標,全面清理閑置土地,鼓勵建造多層廠房,提高土地利用率,成為節約用地示范區。要加強園區信息平臺建設,擴大資源流、物質流、能量流和技術流,培育核心產業鏈。三是新型產業培育工程。在大力扶持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等循環經濟產業的同時,要培育服務業循環經濟,提高服務業在園區中的比重,積極推進生態旅游業、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等方面建設,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和綜合服務功能。四是生態村鎮創建工程。要大力推廣農村沼氣、秸稈還田、秸稈飼料、秸稈有機肥和畜禽生態養殖,綜合利用農業廢物資源和農村生活垃圾,形成“加、沼、種”循環模式。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休閑游和“農家樂”,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五是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從企業、園區、城市三個層面協調推進,大力實施“2222試點工程”,即在全縣選擇培育20個循環型試點企業,20個循環型試點村莊,2個循環工業(農業)園區,2個循環型和資源節約型試點鄉鎮,以節水、節能和綠色消費為重點,建設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