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縣長 林錄印
柞水是商州被劃入關中——天水經濟圈的一區三縣中距離關中最近的縣,這是一個優勢,同時又是一個挑戰,如何憑借優勢創造商洛發展新形勢,率先模范取得新成績,如何從經濟圈中的“小結點”,發展到經濟圈中的“核心增長極”,柞水縣縣長制定的發展計劃似乎已經準備妥當,成竹在胸。我們且看商州柞水這“排頭兵”如何“先鋒奪寨”,取得突破。
規劃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西部實際、著眼全國發展,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國家充分考慮資源、區位等優勢,將包括柞水在內的商洛四縣區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這為柞水實現率先突破發展創造了一個更廣闊的平臺。機遇難得,意義重大,有利于柞水按照"立足商洛、面向西安、依托關天、借勢發展"的方略,樹立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堅持大企業引領、大產業支撐、大項目帶動,進一步明確戰略定位,理清發展思路,爭取中省更多支持,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發展優勢產業,壯大經濟實力,努力實現經濟強、生態強、社會管理強的目標,使柞水早日建設成為陜南經濟強縣。
做到四個融入:一是以觀念融入為前提,形成率先突破發展共識。作為距關中-天水經濟核心區西安最近的柞水,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在思想觀念上要率先融入國家級經濟區,以更加開放的心態,站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謀求發展,用好機遇,乘勢而上,借力而為,以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融合引領經濟大發展。二是以思路融入為先導,凝聚率先突破發展合力。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構筑"一核一軸三輻射"的空間發展框架體系,柞水作為"一軸"中的一個節點,目前第一要務就是搶抓關天經濟區機遇,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用科學的思路和舉措破解發展難題,打造關中-天水經濟區西南板塊經濟核心的增長極。三是以措施融入為根本,全力打造陜南經濟強縣。實施項目帶動,提升突破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一園三區建設,打造經濟發展平臺。按照"資源循環利用、產品相互支撐、產業鏈條延伸"的思路,搶抓關天經濟區、中央擴大內需、東產西移的機遇,積極謀劃重大項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綠色發展、科學發展和縣域經濟實力質的擴張,為建設強縣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四是以機制融合為保障,努力營造率先突破發展的環境。積極爭取中省優惠政策,因地制宜建立健全一系列融入關天經濟區的新政策。繼續深化改革,創新機制體制,把改善投資環境作為生命線工程來抓,深化文明誠信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整頓市場秩序,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辦事效率,建設高效、法制、廉潔政府,努力營造投資商動心的政策環境、放心的法制環境、順心的體制環境、舒心的生活環境和令人傾心的人文環境。
落實四個堅持:一是堅持既定奮斗目標不放松。以實現率先突破發展、加快建設陜南經濟強縣為奮斗目標總攬經濟工作全局,力爭通過五年努力,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超過陜南和全省平均增長速度,經濟總量位居陜南上游,人均水平躋身陜南前列,實現經濟強、生態強、社會管理強目標。這是縣委、縣政府承接歷屆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礎,在認真審視縣情,深入調研、征求各方意見基礎上確立的。近幾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實踐也充分證明,既定的目標必須長期堅持、咬住不放,并為之努力奮斗。二是堅持既定思路不動搖。確立的生態立縣、產業興縣、工業強縣發展方略和依托西安、借勢發展的角色定位,"一個目標攬全局,兩大工業立支柱,三大產業為主導,八大工程促增收"縣域經濟發展思路,符合柞水縣情和周邊發展的錯位選擇,充分體現了工作的前后銜接和連續性,必須堅持不動搖。同時也將根據形勢變化,不斷完善思路,使產業不斷擴張,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關聯度不斷提高。三是堅持既定措施不改變。近年來,柞水經濟持續保持較高增速,得益于各級領導苦抓,廣大干部群眾實干,更得益于科學謀劃,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推進措施,如以獎代補、項目爭取、招商引資、考核考評、縣級領導包抓重點項目等機制和措施,必須繼續堅持,深入落實。四是堅持在發揮優勢上不松懈。柞水礦產資源相對富集,旅游資源獨具特色,生態環境良好,西柞和柞小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柞水融入西安1小時經濟圈,區位優勢明顯,我們必須繼續發揮優越的資源和區位優勢,依托西安、錯位選擇、突出重點、借勢發展,做強礦產冶金、做精生態旅游、做優現代醫藥,進一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