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時節,地處秦嶺腹地的丹鳳縣被一片絢麗多彩的風景所包裹,處處層林盡染,一派美輪美奐的山水風景畫卷。
走進丹鳳,無論是位于丹江河畔的龍駒古寨,還是“四皓隱居”的商鎮,或者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老家棣花古鎮,一個個特色產業項目紛紛建成投用、一批批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快馬加鞭、一項項民生工程有序推進,項目工地處處呈現一派火熱的建設景象……
身處丹水鳳山之間,總會體驗到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促大發展的良好氛圍,都能感受到砥礪前行、奮發向上的勃勃生機。
交出“成績單” 項目建設亮點紛呈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構成一個新的增長極。在2021年丹鳳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版圖上,重點項目建設注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年,丹鳳縣委、縣政府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以“項目建設年”為總抓手,堅持以項目帶投資、以投資促發展,集中精力抓招商、上項目,興產業、強支撐,一個個關乎丹鳳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高歌猛進,用不斷刷新的“成績單”擂響了丹鳳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戰鼓。
丹鳳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力謀劃、爭引、實施項目,全縣項目呈現推進速度快、投資額度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特點,有力助推了高質量發展。截至10月底,24個市級重點項目、60個縣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分別完成投資37.59億元、49.15億元,分別占年度計劃的95.21%、88.5%。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104.3億元,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細細盤點,丹鳳縣近幾年交出的項目建設“成績單”,可謂是成績斐然、可圈可點、亮點紛呈:2017年策劃落地興邦彩鋼復合板、尾礦綜合利用、棣花現代農業園區、棣花文創小鎮、中國秦嶺飛行小鎮、江南經濟新干線、丹江生態長廊、棣花實景演藝等重點項目。2018年策劃落地的項目有:茶葉、葡萄、天麻、雙孢菇、黑毛驢等種養加一體化產業項目,西部農特產品交易市場、電商產業孵化園等農特項目;商邑大道濱河段、鳳冠新城、馬爐紅色教育基地等民生項目;秦嶺飛行小鎮“丹鳳—運城—南京”運輸航線順利開航。2019年,圍繞脫貧攻堅重點實施雙孢菇、艾草、黑毛驢等種養加特色農業項目;丹古路改造、武關集鎮供水、312國道縣城段改造、城西綜合市場等基礎設施項目;謀劃實施棣花食用菌產業園、秦嶺天麻小鎮、魚嶺水寨田園綜合體、東鳳葡萄酒莊等三產融合項目。2020年,重大項目建設勢頭更加強勁,西部生態智能家居產業園項目、秦嶺天麻小鎮、東鳳葡萄酒莊等全產業鏈項目建成發揮作用。2021年以來,新建丹鳳高級中學、第六小學、丹鳳縣幼兒園西校區等項目9月份投入使用;新雨丹中藥材科技產業園、西北種豬繁育基地、山水致誠肉類加工、旭遠農業科技等部分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金山養老公寓、丹鳳葡萄酒莊、茶房食用菌全產業鏈等45個項目超進度完成建設任務。
按下“快進鍵” 拉動經濟作用日益凸顯
“思路決定出路”。丹鳳縣深刻領會商洛市“一都四區”目標要求,準確把握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圍繞丹鳳產業集群化發展、“3+3+3”產業體系和十大產業鏈,出實招、下大茬,把項目謀劃、招商引資、資金爭取、項目推進作為工作重心,常態調度分析、持續加壓倒逼,讓重點項目成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丹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產業項目在重點項目建設中的拉動作用,多方聯動、破解難題,推動產業類項目規模不斷擴大,著眼做長鏈條、做特園區、做強企業,落實產業集群化發展“二十條措施”,縣級領導分別擔任丹鳳葡萄酒、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十大產業鏈“鏈長”,全縣實施產業項目65個,實施棣花茶房食用菌產業園等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5個,西部智能家居產業園建成西北地區工藝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家居生產線,魚嶺水寨山水田園綜合體一期建成試營業,丹鳳葡萄酒莊將于明年“五一”對外開園,這些項目的相繼建成投產將新增產值15億元、利稅4億元,為全縣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大動力。
“要想富,先修路”。圍繞基礎設施改善,全縣實施城鎮基礎設施項目34個,總投資67.8億元。丹寧高速開工建設,育才路、金山路、商邑大道濱河段、江濱北路西延段等建成投入使用,丹江大橋年底將建成通車,城區進出暢通、安全便捷的交通網初步形成,區位優勢進一步顯現。碧桂園二期建設、城區斷頭路提升改造、江南片區路網開工、供銷市場提升改造等一批重點市政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城區綠化、亮化工程加快實施,縣城框架不斷拉大,城市品位明顯提高。
一條條路打通了,飲水安全不用愁了,一盞盞路燈亮了起來,一場場文藝節目送到了群眾家門口,群眾出行方便了,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有效解決。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近年來,丹鳳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擺在最高位置,堅持群眾路線,站穩群眾立場,樹牢群眾觀點,用心用情改善民生,千方百計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丹鳳縣第一小學是當地知名的學校之一,以往教室大班額實在讓人頭疼,教室里摩肩接踵;原來的丹鳳高級中學也是位于縣城街道,學習環境不優。在丹鳳縣委、縣政府的努力下,僅用一年多時間新建的丹鳳高級中學建成投用,原龍駒中學搬遷至原丹鳳中學,原龍駒中學改為第五小學,遷建職業中學,改建第三小學,鳳冠新城移民新區新增第六小學、第七幼兒園,城區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優化,大班額、入學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如今,走進丹鳳高級中學、丹鳳縣第一小學等校園,入目的是一棟棟窗明幾凈的教學樓,耳畔是朗朗的讀書聲。隨意走進一間教室,可以看到室內寬敞,一排排課桌整齊排列,孩子們在寬松的環境里認真誦讀。昔日里司空見慣的“學生座位前排緊靠著講臺,后排倚著后墻,學生轉身都費勁”的情景一去不復返。
如今,丹鳳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金山養老公寓建成主體,新建中醫醫院正在裝修,康復醫院運營籌備工作全面開展,縣醫院醫技綜合樓項目即將建成投入使用,全縣公共服務水平有了大幅提高,項目的帶動輻射更加均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丹鳳縣聚焦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目標,龍駒寨、商鎮、棣花、竹林關等鎮辦雨污分流管網實施范圍不斷增加,堯柏水泥茶房、留仙坪廠區環保技改實施完成,鳳林公司活性炭擴產項目建成投產,年產500萬噸骨料機制砂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即將開工建設。
建好“新機制” 讓重點項目建設蹄疾步穩
今年年初,丹鳳縣制定了《項目建設年工作實施方案》,下發重點項目包抓責任清單,明確包抓責任、完成時限。縣委、人大、政府、政協等相關縣級領導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投身包抓項目一線,現場研究交辦,協調解決存在問題。項目包抓單位主要負責人親力親為、率先垂范,派駐專人進駐項目工地,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堅持重點項目集中開工、集中調度、觀摩拉練、重獎嚴懲等機制,學先進、樹典型、聚合力,在全縣上下形成了以項目建設看能力、論功過、定獎懲、選干部,樹立了以謀項目、抓項目、促項目落實為鮮明導向,形成了齊心
協力抓重大項目建設、促突破發展的強大合力。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丹鳳縣采取向上爭、財政投、企業墊、銀行貸、招商引等辦法,千方百計解決項目建設資金不足問題。緊盯國家穩投資各項政策,加強對上聯絡,及時溝通信息,建立項目爭取的激勵機制,想方設法爭取國家投資,1—10月,爭取各類資金12.67億元。超前謀劃,主動參加各類招商引資活動,組建8個招商小分隊開展全民招商、精準上門、線上招商,著力引進大項目、大企業、大客商。第五屆絲博會簽約項目28個,總投資91.68億元,綜合跟蹤落實招商引資項目34個,落實到位資金120.3億元。加強銀企合作,實行銀企結對幫扶,組織召開銀企座談會4次,推介項目22個,達成意向貸款5億元以上。積極推進縣融資平臺整合升級工作,保證項目建設資金需求。
丹鳳縣委、縣政府堅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項目、抓督查、抓協調、抓落實上,常態化開展周檢查、月調度、季考核、半年拉練、年終觀摩,全力抓好重大項目建設。采取現場觀摩、進度晾曬、視頻通報、表態承諾等形式,在全縣形成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促大發展的工作格局。堅持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重點項目調度會,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以及項目包抓領導現場研究交辦,提要求、定時限,協調解決存在問題,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在縣電視臺開設《重點建設項目進行時》專欄,縣級領導、部門主要負責人對包抓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等在縣電視臺、廣場大屏幕、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公開承諾和定期晾曬,確保把項目建設年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縣委督查辦、發改局、財政局、統計局等組成2個重點項目專項督查組,盯工地、盯進度,依據《項目建設績效考評辦法》《丹鳳縣作風建設整治“紅黑榜”通報制度(試行)的通知》要求,對項目建設推進不力、未達到預期目標要求的予以通報批評、督辦提醒、追責問責,全年發布項目建設紅黑榜9期,督辦提醒8次,為項目建設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保駕護航”。
出臺“好決定” 讓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看似尋常最崎嶇,成如容易卻艱辛”。丹鳳縣多年抓項目建設的實踐和經驗匯集成剛性規范性政策。2021年8月,中國共產黨丹鳳縣第十八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快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2021年9月,中國共產黨丹鳳縣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優先發展丹鳳葡萄酒文化旅游中藥康養三大主導產業的決定》,強力推行“3+3+3”產業發展體系,進一步樹牢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理念,讓重大項目建設成為鍛煉干部的賽馬場、政績的風向標、承載丹鳳騰飛夢想的航站。
中國共產黨丹鳳縣第十九次代表大會提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生態優縣、產業富縣、文旅活縣,推進產業集群化、城鎮景區化、鄉村山水化,打造中國康養名縣,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現代產業聚集區、生態宜居示范區、營商環境最優區、社會治理創新區,實現經濟行穩致遠、城鄉持續繁榮、社會和諧穩定、民生大幅改善、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奮力譜寫丹鳳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為此,丹鳳縣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等“三新”為戰略指引,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等“三高”為主攻方向,優先抓好丹鳳葡萄酒、中藥康養、文化旅游等三大主導產業集群。實施葡萄種植示范基地、果酒加工、酒業電商平臺等項目。抓好商于古道的棣花古鎮提升和商山古邑、龍駒古寨、武關古塞等板塊開發,做好紅色旅游開發,爭取列入長征主題公園;抓好魚嶺水寨、上運石地質公園,實施大秦嶺航空旅游基地、龍駒古寨文物保護、留仙坪紅色美麗鄉村、魚嶺紅色小鎮等項目。全力推動丹鳳葡萄酒城、新雨丹中藥材科技產業園、商于古道節點景區開發、現代材料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鶴秦功能服飾產業園、食用菌產業園、核桃肽系列開發、西北畜禽養殖繁育基地、西部生態智能家居等重點產業項目,丹鳳葡萄酒風情區、金山康養區、江南教育區、老君醫療文化區、城區道路提升建設、城區廣場和市場停車場建設、老舊小區改造、醫療資源整合、丹江生態長廊、青峰水庫及跨流域調水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以高質量的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丹鳳,“項目為王”的觀念深入人心,正在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策 劃:楊建峰
組 稿:張前良 樊利仁王 媛
攝 影:陳沛坤 賈海濤 江一龍等
新雨丹中藥材科技產業園
建設地點:商洛市丹鳳縣商鎮
投資主體:陜西新雨丹中藥材生物科技公司
建設年限:2020年—2021年 開工時間:2020年10月
總投資額:3億元 年度投資:2.4億元
建設主體:該項目由陜西新雨丹中藥材生物科技公司負責建設。
資金來源:項目資本金1.7億元,占56.67%;銀行貸款0.95億元,占31.67%;財政資金0.35億元,占11.66%。
建設內容:占地50畝,建設中藥材儲備庫1.9萬平方米、中藥材收儲加工車間1600平方米、中藥飲片加工車間4600平方米,建設山茱萸、天麻等中藥材精深加工生產線5條以及綜合樓、中藥材大數據平臺和電子商務中心等。
項目亮點:項目建設了陜西首家民營國家級中藥材儲備庫,建立了與陜西師范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相結合的產學研技術創新體系。
建設意義: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上繳稅金5000萬元。帶動丹鳳縣山茱萸、天麻等中藥材的種植,為群眾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畝均效益:畝均投資600萬元,年畝均產值2000萬元,畝均稅收100萬元,帶動就業300人。
項目進展:截至目前,完成投資2.6億元,中藥材國家儲備庫建成投入使用,收儲加工車間及普通飲片車間、毒性飲片車間完成設施設備安裝,綜合辦公樓及中藥材技術研發中心完成裝飾裝修。
西部生態智能家居產業園二期
建設地點:商洛市丹鳳縣商鎮
投資主體:丹鳳縣柏項工貿有限公司
建設年限:2020年—2021年 開工時間:2020年5月
總投資額:3.8億元 年度投資:2億元
建設主體:該項目由丹鳳縣柏項工貿有限公司負責建設。
資金來源:項目資本金2.8億元,占73.68%;銀行貸款0.65億元,占17.1%;財政資金0.35億元,占9.22%。
建設內容:占地50畝,建設生產車間1.6萬平方米、包裝物流生產中心4500平方米,購置安裝設備200臺(套),建設高端生態木門生產線、木飾面墻板生產線。
項目亮點:園區集研發、生產、體驗、銷售為一體,分為實木家具、軟體家具、板式家具、五金配件四大板塊,按照工業4.0標準,采用國際領先技術,實現了從原料到成品全流程智能化、自動化生產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執行歐盟環保標準,實現無塵化生產、零污染家裝。
建設意義: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實現利稅4400萬元,為丹鳳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奠定堅實基礎,解決移民戶“穩得住、能致富”等問題。
畝均效益:畝均投資760萬元,年畝均產值800萬元,畝均稅收88萬元,帶動就業260人。
項目進展:截至目前,完成投資3.6億元,建成生產車間、包裝物流中心,完成設備安裝,建成高端生態木門生產線、木飾面墻板生產線。
丹鳳縣茶房食用菌全產業鏈
建設地點: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
投資主體:丹鳳縣國資委
建設年限:2020年—2021年 開工時間:2020年4月
總投資額:2.2億元 年度投資:1.5億元
建設主體:項目由丹鳳縣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建設。
資金來源:丹鳳縣國資委注資1.2億元,占54.55%;丹鳳縣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自籌資金0.94億元,占42.73%;明天食用菌有限公司投資600萬元,占2.73%。
建設內容:占地160畝,建設高標準愛爾蘭智能化大棚60個20520平方米、草菇加工車間3000平方米、儲藏冷庫3000立方米、速凍食品生產線,配套研發、觀光體驗、旅游等基礎設施。
項目亮點:項目建成了以研發種植、產品加工、冷鏈銷售、藥膳康養以及廢棄物利用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示范園區,推動了食用菌產業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建設意義:項目全部建成達產達效后,年可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4億元、利稅1000萬元。食用菌種植邁向規模化、工業化、智能化生產的新階段,帶動三產融合發展。
畝均效益:畝均投資137.5萬元,年畝均產值275萬元,畝均年稅收6.25萬元,帶動就業400人。
項目進展:截至目前,完成投資1.95億元,已建成高標準愛爾蘭智能化大棚60個,建成自動化分揀、蒸煮、速凍、罐裝、包裝生產線和3000立方米儲藏冷庫,建成了實驗、化驗、菌種生產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