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足壇總是少不了壞小子們的身影。馬拉多納、坎通納、巴洛特利……他們在攻城拔寨的同時,也因為自己在場上場下的行為而被打上了同樣的烙印。不過,由于時代的不同,這些“BAD BOYS”的壞法兒也不盡相同。
馬拉多納
吸毒服藥樣樣都干
壞指數:
壞影響:
身高不到1.70米的馬拉多納是足球場上不世出的天才,他的天賦和創造力至今無人能出其右。不過,這位從小家境貧寒的球王在成名之后卻無法很好地管控自己,吸毒、槍擊記者、服用興奮劑讓他不斷出入法庭,并且最終不得不提前結束職業生涯。
出生于1960年的馬拉多納在1986年世界杯上上演“上帝之手”,成為他的“成名之作”。但由于當時的電視轉播技術還不夠發達,不像現在這樣一場比賽可以設置32個攝像機位,邊裁也沒有配備可以和主裁隨時溝通的即時通訊設備,導致他的犯規雖然影響很大,卻沒有被給予相應的處罰。
其實早在1982年世界杯上,他就曾經因為腳踢對手而被紅牌罰下。他在當時同樣逃脫了追加處罰,并且在一波又一波的造神運動中樹立了自己球王的形象。
坎通納
禁賽期加起來好幾年
壞指數:
壞影響:
法國人脾氣極其火爆,發起狠來不管不顧,甚至連本隊門將都無法幸免。不過,這位曼聯7號真正讓全世界見識自己脾氣還是在1995年——當時在與水晶宮的比賽中,他朝場邊的球迷飛出一腳,之后被裁判紅牌驅逐出場。此后,英足總也對其處以9個月的禁賽。
早在1987年的時候,21歲的坎通納就被招入法國國家隊。但一年后他因為對自己的替補身份感到不滿,公開稱主教練米歇爾為“一坨屎”。被法國足協禁賽一年之后,他在1989年又因為被換下場憤而扔掉球衣,而被馬賽俱樂部禁賽半年。
上世紀90年代,剛好是全球媒體發展迅速的時代,坎通納每一次發脾氣都會被法國和英國媒體大肆宣傳。尤其是在他效力曼聯的時候,《太陽報》和《世界新聞報》更是熱衷于把他放在頭條的位置上。于是,坎通納的暴脾氣很快就變成了全球街知巷聞的事情了。
巴洛特利
無腦自黑種族歧視
壞指數:
壞影響:
同樣頂著“壞小子”的名頭,但巴洛特利卻沒有走兩位前輩走過的路。他的“壞”大都在場外,更多的時候是在社交網站上。顯然,進入21世紀以后,連足球都變得網絡化了。
剛出道的時候,意大利人在效力國際米蘭時穿著AC米蘭的球衣上電視,變換各種無腦的所謂“新發型”。對了,他還買了一頭“迷你豬”,通過網絡告訴全世界它的名字叫做“Super”,并且表示靈感來源于自己的昵稱“超級馬里奧(Super Mario)”。
最近,他又在自己的Instagram主頁上上傳了一張超級馬里奧的圖片,并寫道:“像黑人一樣跳躍,像猶太人一樣抓金幣。”看上去這有點自黑的意味,卻被大多數人解讀為歧視猶太人。看來,在網絡時代里當個壞小子要比馬拉多納和坎通納時代簡單得多,只要你言行足夠出格,根本不用和別人大打出手。
晨報記者 葛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