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 煜)今年以來,市稅務局攜手丹鳳縣鐵峪鋪鎮黨委、政府,在結對幫扶的寺底鋪村扎實開展“千名黨員駐村興農”“千名人才創新創業”行動,通過推行“紅橙藍綠”四色工作法,助力丹鳳縣“一縣五區”建設,為推動丹鳳縣高質量發展貢獻稅務力量。
市稅務局深挖當地紅色資源,投入幫扶資金17萬元建設寺底鋪村黨建文化場館、村史館、鄉村振興學堂,建設紅色教育陣地,厘清村史,深學黨史。市稅務局機關各黨支部堅持每月與村黨支部聯學共建,通過各種黨建活動讓紅色基因融入黨員血液。鄉村振興學堂人才驛站師資力量持續增強,不僅引進了幾位高精尖人才,還有彭海龍等本地養殖業致富能手。發揮黨員示范作用,黨員帶頭分享自己農業種植、畜禽養殖經驗技術。
市稅務局黨員干部結對聯系群眾,以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為原則,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著眼群眾日常飲水、住房安全,做到每戶必訪談,每周必研判。編輯《結對幫扶干部工作手冊》,完善“一戶一碼一計劃”橙色預警系統,讓幫扶干部對政策了熟于胸、對情況掌握及時、對農戶精準幫扶。將風險化解于未然,牢牢守住不發生返貧的底線。
市稅務局充分發揮“黨建+網格”融合作用,依托“鎮黨委—村黨支部—黨員”三級網格,黨員包片定責,為基層治理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信息支撐。網格員在推動秦嶺山水鄉村建設、防汛防滑、疫情防控和矛盾調解中均發揮積極作用。通過網格員反映民情、村黨支部辦理的方式,辦結多項群眾急難愁盼事項。4月份,在市稅務局與鐵峪鋪鎮黨委的共同努力下,爭取到40萬元水毀河堤與產業路修復項目資金。5月份,組織資金10萬元完成刺溝便民橋項目。6月份,投資3萬元幫助村中寺塬小學提升硬件設施,補齊了基礎設施短板,回應了群眾期盼,展現了藍色稅務情懷,踐行了為民初心。
今年初,市稅務局投入幫扶資金10萬元,支持致富帶頭人發展村集體經濟,栽培天麻、茯苓各5000窩,種植玉米17畝。引進商洛原野生態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景前宏食用菌種植家庭農場發展綠色生態農業,采取“基地+農戶”的方式,由各種植養殖專業人才帶動群眾共發展香菇20萬袋、天麻120畝、黃芪60畝、魔芋10畝,養殖生豬500頭、驢300頭、牛50頭、梅花鹿30只,蜜蜂30箱。在幫扶村形成以天麻、茯苓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園,以豬、驢、牛為主的畜禽養殖園。特色產業的發展,激發了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變“要我致富”為“我要致富”,形成幫帶效應和良性循環,涵養綠色發展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