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李 毅 張丹軍)“十二五”時期,商洛市地方稅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改革創新,務實奮進,牢牢抓住組織收入中心,稅費收入快速增長,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為促進商洛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稅費收入總量創新高。“十二五”時期,面對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和政策性減少的不利因素,地稅系統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實現了各項收入穩步增長。“十二五”期間全系統累計組織入庫各項收入110億元,是“十一五”期間收入總量的2.6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財力保障。
二是改革創新成為商洛地稅的特色品牌。繳費評估軟件開發、“重點項目工程全程監控管理”、“風險管理系統及征管系統專業化改造”、“預制推送”服務、“以地控稅”和機關規范化管理、財務規范化管理、農村稅收網格化管理等工作創新獲得總局、省局表彰,先后兩次獲得全省財貿系統創新工程“先進集體”表彰。
三是征管改革取得新成效。以市政府名義出臺了《地方稅收征管保障辦法》,建立了社會綜合治稅機制。完成了稅源專業化管理改革,構建了“三位一體、4+X”的稅源專業化管理新模式。上線運行了稅收風險管理系統,制定了《風險管理一體化工作制度》。(下轉第四版)(上接第一版)制定了《關于建立國地稅工作合作機制的意見》,從決策服務、稅源管理等七個方面構建了全方位合作機制。
四是依法行政取得新進展。扎實開展形式多樣的稅收宣傳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了學法守法的良好氛圍。市局被推薦為“全省依法行政先進單位”,鎮安等四個縣局榮獲市級“依法行政示范單位”。
五是納稅服務實現新跨越。進一步加大批量扣稅、同城通辦、網絡在線發票、網上辦稅等應用系統推行力度,有效降低了納稅人辦稅的時間費用成本。認真落實《縣級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簡化辦稅業務流程,減少減免稅審核環節。在全市推行“國地稅聯合辦稅”,納稅服務提質增效。
六是隊伍素質得到新提升。深入開展“優秀基層領導班子”創建、“為民服務創先爭優”“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全面增強了各級班子的執政興稅能力。
七是地稅文化催生新動力。層層開展“地稅文化大學習大討論”“精神文化理念征集”和“地稅文化建設理論研討”等活動,探索確立了商洛地稅“5+10”集體精神文化理念,初步建立了商洛地稅價值理念體系,為廣大干部履職服務、推動發展提供了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基本的行為準則。
八是工作效能邁上新臺階。在市局機關全面推行計劃評估管理,有效增強了工作的計劃性和前瞻性。深入開展衛生城市、平安單位等創建活動,被市綜治委、市公安局表彰為“市級平安單位”,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先進單位”。強充分發揮目標考核的激勵促進作用,連年被市政府評為“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
九是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大跨越。2015年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單位”復審檢查驗收。市局機關黨委被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柞水縣局辦稅服務廳被授予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商州區地稅局被評為全國稅務系統“先進集體”,洛南地稅局古城稅務所被評為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大力開展扶貧攻堅,先后籌集扶貧幫困基幫助洛南縣謝灣鎮黨溝村、商南縣太子坪村發展特色產業。市局被評為全市“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先進單位。